棕叶七
《中华本草》:棕叶七
拼音注音
Zōnɡ Yè Qī
别名
克马七、长青九龙盘
英文名
Waterplantainleaf Calanthe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泽泻虾脊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anthe alismaefolia Lind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泽泻虾脊兰,陆生植物,高35-40cm。茎短。叶近基生,3-6枚,形似泽泻叶;叶柄细长,通常比叶片长;叶片椭圆形,长15-20cm,宽4-6.5cm,先端急尖或锐尖,基部收窄成长柄,边缘波状。花葶1-2,腋生,细长,高达30cm,下部具几枚膜质鳞片;总状花序顶生,具数朵花,花序轴被短柔毛;花苞片宽卵状披针形,比花梗(连子房)短,稍外弯,先端渐尖或稍钝,边缘波状;花白色;萼片近相等,斜卵形,直立,开展,长约1cm,宽约6mm,先端稍钝,背面被紫色糙伏毛;花瓣近菱形,比萼片小;唇瓣比萼片长,3深裂,中裂片扇形,长约1.4cm,宽1.3cm,先端2深裂,基部具黄色胼胝体,侧裂片条形;距纤细,与子房近平行,长约1cm;合蕊柱很短;子房被短柔毛。花期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山坡阔叶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台湾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苦;凉
归经
入肝、肾二经
功能主治
活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腰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主治止血、跌打损伤、腰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排草
- 革质红菇
- 大头茶果
- 绿茎槲寄生
- 老枪谷
- 乌桕木根皮
- 木锥花
- 师实
- 蜂斗菜
- 石龙子
- 唐古特青兰
- 杧果钉
- 罗布麻
- 藏山药
- 一匹草
- 蝴蝶藤
- 小地扭
- 土千年健
- 鹗骨
- 毛果珍珠茅
- 黄荆
- 樟树皮
- 蟛蜞菊
- 八角枫根
- 膜蕨囊瓣芹
- 高粱火焰苞
- 九头草
- 白鹇
- 升登
- 独脚蟾蜍
- 桂花
- 风兰
- 九节风
- 猫肝
- 刺果苏木
- 绢毛菊
- 田高粱
- 石枫药
- 臭黄荆叶
- 宜梧叶
- 生瓜
- 大山芝麻
- 八宝茶
- 雷公藤
- 落新妇根
- 香圆子
- 蕲蛇
- 芡实根
- 荃皮
- 铺地蜈蚣
- 镜面草
- 葡萄
- 葡萄根
- 铺地黍
- 毗黎勒
- 线叶金鸡菊
- 雀卵
- 黑壳楠
- 朴树皮
- 秋海棠果
- 砒石
- 荔枝藤
- 肉豆蔻
- 伤寒头
- 蚯蚓
- 苹果皮
- 菩提树花
- 野猪皮
- 肉桂
- 青鳞鱼
- 普洱茶
- 普洱茶膏
- 爬地卷柏
- 盘龙参
- 黑芝麻
- 桤木皮
- 漆大姑根
- 西洋菜干
- 泡花树
- 炮仗花
- 芡实叶
- 苤蓝叶
- 蒲桃
- 飘带草
- 三加皮
- 青蒿子
- 刺黄连
- 莲蓬草
- 泡桐花
- 七厘丹
- 七鳃鳗
- 槭叶止血草
- 漆树皮
- 泡桐根
- 苦瓜藤
- 瓢瓜
- 荞麦叶
- 苤蓝
- 蚍子草
- 七筋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