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骨菜
《*辞典》:鸡骨菜
拼音注音
Jī Gǔ Cài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忍冬科植物垂枝双楯的根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达6米。幼枝有短柔毛。单叶对生,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4~7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短尾尖,基部圆形或略尖,边缘疏生腺质小齿牙或为全缘,上面疏生白毛,下面脉上密生白毛;叶柄短。花1~4朵腋生或顶生;萼片凿形,长8毫米;花冠喇叭状,外表面深玫瑰色,内面苍白色,喉部橙色;雄蕊4,2强;子房伸长,4室,其中2室有1能孕的胚珠,其他2室有数颗不孕的胚珠。苞片大,径达18毫米,包被果实。蒴果。花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区林边。分布四川等地。
性味
性平,味苦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散寒表汗。治麻疹痘毒,湿热身痒及穿踝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复方
①治麻疹初起:鸡骨菜、西河柳、红牛皮菜。水煎服。
②治湿热身痒:鸡骨菜、茵陈、银花、土苓、苍耳草、蒲公荚、侧耳根。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鸭公青
- 獭肝
- 桐木
- 苦良姜
- 玉叶金花
- 伊贝母
- 水竹叶
- 宽筋藤
- 黄瓜子
- 山桐子
- 银线草
- 了哥王子
- 车前草
- 鸡腰果
- 柱果木榄叶
- 厚叶旋蒴苣苔
- 九眼独活
- 吉祥草
- 青蒿囊虫
- 维特他
- 曲枝假蓝
- 白铃子
- 地盘松球
- 赶山鞭
- 翻天红
- 贯众
- 矩形叶鼠刺
- 十二槐花
- 飞来鹤
- 细叶鼠曲草
- 贯众叶溪边蕨
- 乌脚枪
- 金纳香
- 矮脚苦蒿
- 金猫头
- 金刚刺
- 槐白皮
- 驴阴茎
- 烟锅草
- 白鹤藤
- 秦岭冷杉
- 金丝藤仲
- 石黄连
- 鸡排骨草
- 辣椒叶
- 鼠皮
- 升麻
- 调羹树
- 黄山鳞毛蕨根
- 大地棕根
- 黄芪
- 罂粟嫩苗
- 竹蜂
- 牛心果
- 长瓣马铃苣苔
- 荔枝壳
- 牛奶柴
- 多花猕猴桃
- 鸡子黄
- 轮伞五加
- 山荆子
- 新疆一支蒿
- 旱田草
- 麻皮
- 藏青杠
- 大花细辛
- 箭杆七
- 兖州卷柏
- 巴掌草
- 斑花杓兰
- 铧尖草
- 蒙古山萝卜
- 变叶榕
- 石风车子叶
- 仙顶梨
- 鸽肉
- 野杜仲果
- 倒触伞
- 鹰爪花果
- 厚朴
- 鱼香根
- 华东瓶蕨
- 水杨柳
- 大阳关
- 蟒蛇草
- 大母猪藤
- 花生衣
- 可爱复叶耳蕨
- 野柿花
- 王瓜子
- 绵萆薢
- 白药
- 东方荚果蕨
- 蘘荷子
- 刺李
- 砒石
- 铜钱菌
- 小黑菇
- 马蹄荷根
- 谷皮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