锯鲨卵
《中华本草》:锯鲨卵
拼音注音
Jù Shā Luǎ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卵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:于产卵期捕杀后,剖腹,将卵取出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尖齿锯鳐,体平扁,长可达6米余,背面稍圆凸,腹面平坦。头平扁三角形,吻平扁,坚硬,呈剑状突出,边缘具锯状吻齿21-26对。眼小,上侧位,眼球上半部连于皮上。下眼睑有瞬褶。喷水孔位于口角上方。鼻孔狭长,斜侧位。口宽。牙细而多,平扁光滑,铺石状排列。鳃孔5,颇小,斜列于头的后部腹面上,背鳍2个同形,无硬棘,第1背鳍起点对着腹鳍基底后端上方。臀鳍消失。胸鳍宽大,腹鳍比背鳍小,尾鳍短宽,上下叶发达。体背暗褐色,腹面白色,胸鳍和腹鳍前缘白色,背面肩上具一浅白色横条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暖水性近海底栖鱼类。卵胎生,每产10余仔有时进入河口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健脾止痢。主脾虚久痢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蝙蝠
- 莴苣子
- 胡莲
- 苦芦骨
- 文竹
- 鹊豆
- 菵米
- 萹蓄
- 黍根
- 窝儿七
- 鱼胶
- 鳝鱼
- 苦壶卢
- 腽肭脐
- 韶子
- 翁波
- 蓖麻叶
- 鳖胆
- 青稞
- 苦丁
- 鹿角
- 麝肉
- 青皮
- 蓖麻子
- 鸭涎
- 鹦鹉
- 猬胆
- 贝齿
- 鹰骨
- 鸨肉
- 鼹鼠
- 鳖甲
- 胃友
- 鸬鹚骨
- 鮹鱼
- 苦参
- 饴糖
- 鱼藤
- 雁脂
- 雀麦
- 篑草
- 鳖头
- 鸦片
- 鱼鳔
- 蛇蜕
- 蛇莓
- 雀脑
- 豌豆
- 鼠肝
- 青蛙
- 猬肉
- 鳖脂
- 鼠胆
- 猬脂
- 鮧鱼目
- 鸭卵
- 鸭肪
- 鸨油
- 猬脑
- 酸模
- 薄荷露
- 鳖血
- 黑参
- 蜈蚣
- 瓦松
- 鸦葱
- 青鱼
- 黑草
- 黑果
- 鹿葱
- 鹿茸
- 梧桐
- 黄鳝藤根
- 边缘鳞盖蕨
- 青棉花藤根
- 蓖麻蚕
- 苦檀子
- 鸦胆子
- 苦白蹄
- 雁肪
- 豹皮菇
- 补骨脂
- 篦子草
- 乌桕子
- 薜荔果
- 轻粉
- 无漏子
- 薄荷油
- 黍茎
- 青蒿
- 鹿蹄根
- 青果
- 薜荔根
- 温泉
- 乌榄叶
- 蛇藤
- 鹿耳韭
- 黎辣根
- 栲栗叶
- 雀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