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钗凤尾蕨
《中华本草》:金钗凤尾蕨
拼音注音
Jīn Chāi Fènɡ Wěi Jué
别名
羽叶凤尾蕨、南方凤尾蕨(广东)、青丫蕨、冷蕨草
英文名
Faurie's Brake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凤尾蕨科植物金钗凤尾蕨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is fauriei Heiro.[P.fauriei Hieron var.minor Hieron.]
原形态
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50-60cm。根茎短,斜生,顶端和叶柄基部有狭披针形鳞片。叶纸质,近丛生,一型;叶柄禾秆色;叶片卵状三角形,长30-45cm,宽30-40cm,二回深羽裂达羽轴两侧的狭翅,基部1对羽片二叉;裂片20-30对,宽披针形或线状略镰刀形,斜向上,略弯弓,长2.5-4cm,宽5-7mm,全缘;叶主脉处有少数针状细刺,侧脉二叉。孢子囊群沿裂片顶部以下的边缘连续分布,囊群盖线形,膜质,灰色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800m的林下、沟边酸性土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蕨素(pterosin)W、X,蕨甙(pteroside)S、T、U、X、W,以及金粉蕨辛-2'-O-β-D-葡萄糖甙(onitisin-2'-O-β-D-glucoside)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心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祛风定惊;敛疮止血。主痢疾;泄泻;黄疸;小儿惊风;外伤出血;烫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;或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收敛止血的功能。用于外伤出血及烫火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箭草
- 六角英
- 返顾马先蒿
- 白果叶
- 黄花岩松
- 全叶山芹
- 蘘荷子
- 肺形草
- 小飞扬草
- 云南紫珠
- 钓杆柴
- 山高粱
- 鹿耳韭
- 水菖蒲
- 回回蒜
- 挖耳子草
- 雄黄兰
- 菘菜
- 蜘蛛
- 侧子
- 岗松
- 分筋草
- 豇豆叶
- 石南藤
- 小花酸藤子
- 鲜黄连
- 鸡肾草
- 椰子
- 金雀儿
- 问题特
- 半截叶
- 丝瓜根
- 彩斑桑勒草
- 茶子饼
- 麻根
- 木莲果
- 镰形棘豆
- 紫八宝
- 血人参
- 千金子
- 杏香兔耳风
- 泡掌筒
- 野大豆
- 枳壳
- 西南水芹
- 青棉花藤叶
- 了哥王
- 鸡嗉子根
- 鲤鱼肠
- 带叶报春花
- 驴断肠
- 陆英根
- 两头尖
- 臭草
- 锯齿草
- 糠谷老
- 石油菜
- 追骨风
- 走马风
- 蜘蛛抱蛋
- 针刺铁仔
- 自事口草
- 蜘蛛蜕壳
- 紫金牛根
- 紫金血藤
- 紫鸭跖草
- 肿节风
- 自消容根
- 藏青果
- 蜘蛛香
- 詹糖香
- 追风伞
- 醉鱼草花
- 钟乳石
- 钻石风
- 锥螺壳
- 长毛香科科
- 紫金砂
- 紫铜矿
- 酢浆草
- 西瓜子壳
- 茸毛木蓝
- 地星
- 重唇鱼
- 东风橘
- 金钱橘饼
- 狼牙委陵菜
- 雀麦米
- 铜钱细辛
- 黑珠芽薯蓣
- 白杜鹃花
- 窿缘小叶桉
- 黄草乌
- 刺萼悬钩子
- 野葱
- 开口箭
- 向日葵茎髓
- 龙齿
- 萝藦
- 金钮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