鲱鱼籽
《中华本草》:鲱鱼籽
拼音注音
Fēi Yú Z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:产卵前捕捞,捕后,剖腹取卵,焙干。
原形态
太平洋鲱,体侧扁,长25-35cm,冻中大,头顶有一浅凹,吻长大于眼径,眼中大,侧上位,有脂眼睑,眼间隔浅凹。口小而斜,前颌骨小;上颌骨宽,长方形,并有辅上颌骨两块;下颌较上颌略长。下颌、犁骨及舌上均有细牙,上颌及颚骨无牙。鳃孔大,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,鳃耙20+36,细长而扁。圆鳞中大,纵裂鳞52-54,无侧线,腹侧具弱棱鳞(25-28)+(12-13)。背鳍15-17,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。臀鳍17-18,胸鳍17,低而短,不伸达腹鳍。腹鳍9。尾鳍深叉形。体背侧蓝黑色,侧上方微绿,两侧及腹部银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,食沲游生物,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,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,山东产卵块在荣城、威海沿海,粘性卵,卵径1.3-1.6mm,怀卵量1万-2万粒。资源分布:分发布于渤海、黄海。
功能主治
补虚;平喘。主脚气病;喘息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每次2.5-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抄藤
- 粉叶地锦
- 竹荪
- 辐射石豆兰
- 风箱树
- 翡翠
- 蝮蛇胆
- 桃子
- 粉绿益母草
- 肥皂荚
- 蝮蛇皮
- 牛耳草
- 糯米条
- 牛奶菜
- 腊梅
- 飞蛾藤
- 桉油
- 榆树
- 蜂蜜树
- 九牛力
- 牛髓
- 凉粉草
- 四大天王
- 红土子
- 蝮蛇脂
- 阴阳枫
- 地锦槭
- 牛尾参
- 酸浆根
- 牛舌头
- 飞龙掌血叶
- 黄花远志
- 蒲圻贝母
- 牛舌癀
- 红瑞木
- 肺形草
- 盾叶唐松草
- 脓见愁根
- 飞廉
- 牛肝菌
- 绿花独活
- 糯米藤
- 轮叶铃子香
- 粉萆薢
- 牛耳岩白菜
- 石灰
- 顶头马蓝
- 飞蛾树
- 野木鱼
- 香秋海棠
- 鹧鸪脂
- 刺莓果根
- 鸡尾木
- 大高良姜
- 紫芝
- 槐胶
- 香根芹根
- 香雪兰
- 白果槲寄生
- 排骨灵
- 米面蓊根
- 五色梅花
- 苤蓝叶
- 节节草
- 金雀根
- 鹰骨
- 楮皮间白汁
- 金雀花
- 水茄
- 鳆鱼
- 鸭舌头
- 癞皮根
- 昆明鸡血藤
- 鹿筋
- 岩乌头
- 鹅掌楸
- 岗梅
- 矮杨梅果
- 蓝花棘豆
- 紫色翼萼
- 黑色鳞毛蕨根
- 三棱
- 蜗牛
- 鄂西粗筒苣苔
- 虻虫
- 核桃楸皮
- 西南金刚藤
- 羚羊角
- 紫荆木
- 麂子草
- 飞机草
- 梓树
- 长梗排草
- 桑螵蛸
- 麦撇花藤
- 红色新月蕨
- 小朝天罐
- 紫楠
- 化香树叶
- 峨参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