鲫鱼子
《中华本草》:鲫鱼子
拼音注音
Jì Yú Zǐ
英文名
Goldfish roe
出处
出自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assius auratus (Linnaeus.)采收和储藏:收集雌鱼的卵子,漂净,鲜用。
原形态
鲫鱼,体侧扁,宽而高,腹部圆。头小。吻钝。口端位。无须。眼大。下咽齿1行,侧扁,倾斜面有一沟纹。鳃耙37-54,细长,呈披针形。鳞大,侧线鳞。背鳍4,15-19,鳍长,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。臀鳍3,5,背、臀鳍均有硬刺。全身呈银灰色,背部色略暗。各鳍均为灰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鲫鱼适应性很强,是一种广温性鱼类。资源分布: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,各省区均有分布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调中补肝;明目。主目中障翳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注意
1.《纲目》:“忌猪肝。”2.《调燮类编》:“子与麦门冬杀人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鲫鱼子
拼音注音
Jì Yú Zǐ
出处
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
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。
功能主治
①《食疗本草》:"调中,补肝气。"
②《本草从新》:"去目中障翳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辐射石豆兰
- 风箱树
- 赶黄草
- 鸡毛狗
- 鸡肠狼毒
- 凹头苋
- 防风草
- 鲱鱼籽
- 鲛鱼翅
- 贵州落地金钱
- 粉叶地锦
- 翻白柴
- 高山羊不吃
- 高粱
- 鬼羽箭
- 风毛菊
- 白淋草
- 鲂鱼
- 钩藤
- 高山瓦韦
- 高梁泡叶
- 麂肉
- 贵州獐牙菜
- 尖嘴林檎果
- 艾片
- 牛蹄
- 牛鼻
- 糯米
- 腐巴
- 腹水草
- 芙蓉根
- 蜂药
- 风气草
- 鸡娃草
- 牛背鹭
- 牛金子
- 钮子药
- 芙蓉菊根
- 艾实
- 防己
- 布渣叶
- 贵州花椒
- 白花蛇
- 扁豆花
- 斑鸠占叶
- 高山芹根
- 棒棒草
- 粉团花根
- 粉防己
- 钮子瓜
- 矮杨梅果
- 饭汤子
- 白猪栗根
- 环纹苦乳菇
- 白石榴根
- 半边莲
- 斑鸠
- 棒棒木
- 矮茎冷水花
- 冰凉花
- 白珠树
- 白石花
- 半边旗
- 白线蛇
- 壁钱幕
- 鸡嗉子花
- 斑鸠木
- 白蝶花
- 波斯菊
- 芙蓉叶
- 白杜鹃花
- 半截叶
- 半拉子
- 半枝莲
- 贵州追风散
- 小石蝴蝶
- 鸡桑叶
- 标杆花
- 波罗蜜
- 鸡蛋七叶
- 波罗蜜树液
- 鲚鱼
- 过山枫
- 鬼臼
- 鸽卵
- 矮醋栗
- 牛筋草
- 高山望
- 牛蹄甲
- 鸽肉
- 鲛鱼皮
- 鲫鱼
- 鸡冠花
- 鳜鱼胆
- 繁缕
- 釜脐墨
- 鸡腿堇菜
- 鸡蛋七
- 鬼柳树
- 鬼箭锦鸡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