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皮藤
《中华本草》:谷皮藤
拼音注音
Gǔ Pí Ténɡ
别名
藤葡蟠、黄皮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谷皮藤的全株或根、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oussonetia kaempferi Sieb.et Zucc.采收和储藏:4-11月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落叶攀援灌木。树皮柔韧,多纤维。叶互生;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2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心形至微心形,两面被短柔毛,边缘有钝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成圆柱状葇荑花序,雌花聚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;花被片4;雄花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;雌花子房1室,花柱侧生,丝状。聚花果干燥,直径不逾1cm。花期3-4月,果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村边、路旁、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中、华南各地。
药理作用
抑菌试验表明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志贺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,对绿脓杆菌、大肠杆菌、副大肠杆菌、宋内痢疾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、炭疸杆菌均无抑菌作用。
性味
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;活血消肿。主肺热咳嗽;砂石淋;黄疸;跌仆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虾筏草
- 鸡肾草
- 百合子
- 空心苋
- 扇叶人字果
- 毛发唐松草
- 葛藟根
- 直萼黄芩
- 过山消
- 大三叶升麻
- 洋地黄
- 鲫鱼子
- 古柯
- 鸡毛狗
- 八角乌
- 赶黄草
- 狗毛
- 毛葡萄
- 竹节树
- 葛蔓
- 竹荪
- 啄木鸟
- 白蜡树叶
- 鸡肠狼毒
- 八宝茶
- 西藏花椒
- 阔叶石韦
- 葛仙米
- 麻母
- 岗柃
- 毛女贞
- 红牛尾七
- 鲛鱼翅
- 大麦泡
- 苦地丁
- 象皮
- 竹象鼻虫
- 苦甘草
- 防风草
- 鄂报春
- 鹅骨梢
- 血人参
- 鲱鱼籽
- 竹柏根
- 毛柴胡
- 仔榄树
- 凹头苋
- 功劳叶
- 黑心解
- 中华蹄盖蕨
- 黄颔蛇头
- 豨莶果
- 朱砂藤
- 青鳞鱼
- 真藓
- 竹叶参
- 白荷花露
- 白鬼笔
- 茯苓
- 贵州落地金钱
- 鮧鱼涎
- 高山羊不吃
- 高粱
- 雅红隆
- 鱼藤
- 香蓼
- 铁丝七
- 铁藤根
- 狗尾巴参
- 铁钉菜
- 白鹤藤
- 龟血
- 西南水芹
- 百舌鸟
- 甘草梢
- 铁箭矮陀
- 将军树
- 豆腐泔水
- 伴蛇莲
- 香构
- 骑马参
- 通肠香
- 铁箍散
- 狗缨子
- 香槐
- 鬼羽箭
- 蹋菜
- 香港四照花果
- 青酒缸根
- 黑腺珍珠菜
- 雀翘
- 青骨藤
- 翻白柴
- 鸐雉
- 钩藤
- 狗尾草
- 黄金线
- 杂交景天
- 绒背蓟
- 光肺筋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