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> 健康  >  中药材大全   »  钩栗

钩栗

《中华本草》:钩栗

拼音注音
Gōu Lì
别名
巢钩子、长甜槠子、(木都)子、栲槠、猴栗、木栗、猴板栗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钩栲的果实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
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去壳,种子晒干,研粉。
原形态
乔木,高达30m。树皮暗灰色或红褐色;浅纵裂;幼枝无毛,皮孔微凸起。叶互生;叶柄长1.5-3cm;叶片厚革质,卵状椭圆形、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5-30cm,宽5-10cm,先端渐尖或突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两侧不对称或近对称,边缘中部以上具锯齿,叶下面被红褐色或灰棕色鳞秕,老叶下面通常灰白色,羽状侧脉15-18对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圆锥状或穗状,较疏散,长15-20cm;雌花序长可在达30cm,花序轴无毛,雌花单生于总苞内。果序长达10-20cm,无毛,壳斗具1果,球形,连刺径6-8cm,4瓣裂,壳斗壁厚3-4mm,刺长1.5-2.5cm,多次分枝,基部汇全生成束,全部遮盖壳斗,刺密生;坚果为顶部压扁圆锥形,直径2-2.8cm,高1.5-1.8cm,密生褐色绒毛,果脐与果底部几同大。花期4-5月,果期翌年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600的山地杂木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东部、贵州、云南东部等地。
性味
甘;性平
功能主治
厚肠;止痢。主痢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研粉,15-30g,沸水冲。
复方
治痢疾:果实(去壳)用水磨法制成淀粉,晒干。服时取淀粉用温开水调成浆状,加糖,再用沸水冲熟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《*辞典》:钩栗

拼音注音
Gōu Lì
别名
青叶槠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壳斗科植物钩栲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原形态
钩栲,又名:厚果、大叶锥栗、猴栗、大叶青柴。 常绿大乔木,高达25米。树皮暗灰色或红褐色;幼枝无毛。单叶互生;长椭圆形,长18~25厘米,宽8~12厘米,先端尾状,基部楔形,中部以上边缘有粗锯齿,厚革质,下面密被黄褐色鳞片状绒毛,脱落后呈银灰色;叶柄粗壮,长2~4厘米,无毛。雄花序较疏散,长15~20厘米;雌花序长达14厘米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。果实单生或数个聚生;总苞球形略扁,直径2~4厘米,有簇生而基部分枝的锐刺,刺长1~1.2厘米;坚果扁圆形,直径1.8~2厘米,淡褐色,通常每总苞内1颗,偶有2~3颗,熟时4裂。花期5~6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山地琉林中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《浙扛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痢疾:果实(去壳)用水磨法制成淀粉,晒干。服时取淀粉用温开水调成浆状,加糖,再用拂水冲热服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