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草乌
《中国药典》:制草乌
英文名
RADIC ACONITI KUSNEZOFFII PREPARATA
来源
本品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。
形状
本品为不规则圆形或近三角形的片。表面黑褐色,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,并有空隙,周边皱缩或弯曲。质脆。无臭,味微辛辣,稍有麻舌感。
性味
辛、苦,热;有毒。
鉴别
照草乌项下的鉴别(2)项试验,显相同的结果。
含量程度
取本品,照制川乌项下的方法测定,应符合规定。
炮制
取净草乌,大小个分开,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,取出,加水煮至取大个切开内无白心、口尝微有麻舌感时,取出,晾至六成干后切薄片,干燥。
归经
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痹,关节疼痛,心腹冷痛,寒疝作痛,麻醉止痛。
用法用量
1.5~3g,宜先煎、久煎。
注意
生品内服宜慎。不宜与贝母、半夏、白及、白蔹、天花粉、瓜蒌同用。
贮藏
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月光花种子
- 榆仁酱
- 异叶米口袋
- 元宝槭
- 油散木
- 叶底红
- 亚麻子
- 大将军
- 岩豆藤根
- 油炸木
- 油茶叶
- 夜吹箫
- 岩乌头
- 岩人参
- 窄叶大戟
- 仰天钟
- 亚乎奴
- 岩参
- 岩菖蒲
- 宜昌荚蒾
- 岩茴香
- 油桐叶
- 幼油草
- 宜梧叶
- 岩豇豆
- 延羽卵果蕨
- 榆皮涎
- 油草
- 乌榄核
- 野靛青
- 岩萝卜
- 山莨菪
- 圆叶碱毛茛
- 黑风散
- 榆拟层孔菌
- 油茶油
- 岩梭花
- 马鬐膏
- 岩藿香
- 樱桃枝
- 宜梧
- 油柑木皮
- 月季花叶
- 岩枇杷
- 马蛋果
- 紫花芥
- 蝮蛇
- 山棯根
- 长距兰
- 蛇果黄堇
- 白僵蚕
- 牛胆参
- 黄花小二仙草
- 金牛七
- 黑参
- 米露
- 麦刺藤叶
- 野核桃油
- 蚌泪
- 短小蛇根草
- 杉叶
- 朱砂藤
- 鱼胆草
- 蓬莱草
- 合血香
- 柘树茎叶
- 银丝杜仲
- 救军粮叶
- 构皮麻
- 核桃叶
- 土燕窝泥
- 蛇王藤
- 红果参
- 煨姜
- 黄荆子
- 海龙
- 绵参
- 石青菜
- 使君子根
- 蝴蝶花
- 鲟鱼
- 金耳环
- 蛤蟆草
- 过山龙
- 山白菊
- 茯苓
- 鬼羽箭
- 小茅香
- 钓鱼竿
- 火焰子
- 太平莓
- 东风菜
- 榕树皮
- 美丽胡枝子
- 茅草叶
- 蝎子七
- 猴骨
- 三钻七
- 四方拳草
- 小梾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