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瓣七
《中华本草》:豆瓣七
拼音注音
Dòu Bàn Qī
别名
鱼公草、青鱼胆、冷青草、石寒公、万年青
出处
豆瓣七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“鱼公草,江西、湖南有之。绿茎丛生,茎有细毛,附茎生叶,长如芍药叶有斜齿;历落如锯。俚医云性寒,一名青鱼胆。”根据描述及附图,其原植物与今荨麻科狭叶楼梯草相符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狭叶楼梯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tostema lineolatum Wight var.majus Wedd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40cm。茎上部密生短伏毛,分枝。单叶互生;无柄;托叶钻形;叶片斜狭倒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5-11cm,宽1.5-3.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斜楔形,边缘在中部以上疏生牙齿,上面疏生短柔毛或无毛,钟乳体条形,下面沿脉有紧贴的柔毛。雌雄同株或异株;雄花序托圆形,边缘波状;苞片多数,匙形,长约1.2mm,先端圆形,边缘生纤毛;雄花有长梗,雄蕊4;雌花序较小,近球形。瘦果小,卵形。花期4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海拔林谷中的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40cm。茎上部密被短毛。叶皱缩,展平后斜倒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5-11cm,宽1.5-3.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狭楔形,边缘上部有疏锯齿,上面有毛或无,下面沿脉有毛;托叶钻形。雄花序托圆形;苞片多数。雌花序近球形。果实小,卵形。
性味
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活血通络;消肿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;痈疽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面防己
- 炙红芪
- 白线蛇
- 枣树根
- 柘树茎叶
- 半边旗
- 枳椇木汁
- 甘青雪莲花
- 白石花
- 竹叶蕉
- 白珠树
- 贵州追风散
- 斑鸠木
- 皱叶子
- 知风草
- 竹根七
- 枳椇子
- 猪胆粉
- 皂角刺
- 窄叶大戟
- 榜嘎
- 波罗蜜树液
- 半夏
- 朱兰
- 黑穗画眉草
- 椆李
- 猪笼草
- 珍珠露水草
- 扁豆花
- 斑鸠
- 栀子
- 豆瓣还阳
- 白石榴根
- 棒棒木
- 白仙茅
- 白猪栗根
- 猪鬃凤尾蕨
- 壁钱幕
- 扁担杆
- 指甲花叶
- 独行千里
- 竹节三七
- 黑塔子根
- 地红子根
- 窄叶南蛇藤
- 锈毛旋蒴苣苔
- 黑果
- 黑草
- 冰片
- 巴豆油
- 祖师麻
- 白带草
- 半柱花
- 壁钱
- 宝盖草
- 棕树根
- 槠子
- 半夏曲
- 扁果
- 斑茅花
- 棒棒草
- 豆瓣绿
- 猪殃殃
- 黑大豆叶
- 黑风藤
- 猪毛七
- 猪脂膏
- 白花蛇
- 竹柏
- 柱果木榄果
- 黑红菇
- 半边莲
- 窄叶飘带草
- 斑茅
- 早谷藨
- 朱蕉
- 竹叶子
- 斑叶紫金牛
- 杂蘑
- 白炭
- 猪胰
- 皂柳
- 贵州花椒
- 短体鳗
- 雕头
- 白石榴花
- 猪靥
- 竹林霄
- 黄麻子
- 波叶紫金牛
- 猪肤
- 柏树叶
- 高山芹根
- 柱果木榄叶
- 制草乌
- 波棱瓜
- 白背三七茎叶
- 白苋
- 高山大戟
- 梓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