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塔子根
《中华本草》:黑塔子根
拼音注音
Hēi Tǎ Zǐ Gēn
别名
油柿根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柿科植物乌柿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采收和储藏:9~11月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或半常绿小乔木,高10m左右。树冠开展,多枝,有刺;枝圆筒形,深褐色至黑褐色,散生近圆形小皮孔,小枝纤细,有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-4mm,有微柔毛;叶薄革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4-9cm,宽1.8-3.6cm,两端钝,上面光亮,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中脉上面稍凸起,下面突起;侧脉纤细,每边5-8条。花雌雄异株;雄花生聚伞花序上,稀单生,花萼4深裂,裂片三角形,长2-3mm,两面密生柔毛,花冠壶状,两面有毛,4裂,裂片宽卵形,反曲,雄蕊16,分成8对,一长一短,花药线形,退化子房有粗伏毛;雌花单生,白色,芳香,萼4深裂,裂片卵形,长约1cm,有柔毛,先端急尖,花冠比萼短,壶形,有短柔毛,管长5mm,4裂,裂片覆瓦状排列,近三角形,反曲,退化雄蕊6,花丝有短柔毛,子房球形,有长柔毛,6室,花柱无毛,柱头6浅裂,伸出花冠外,花梗纤细,长2-4cm。浆果球形,直径1.5-3cm,嫩时绿色,熟时黄色;种子褐色,侧扁;萼宿存,4裂,长1.2-1.8cm,先端急尖,纵脉9条,果柄纤细,长3-5cm。花期4-5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500m的山地、河谷及山谷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长条形,有的略弯曲,长30-40cm,直径1-2cm,有的数股分枝,具细须根。表面黑褐色,细腻,皮薄,内心坚硬,黄白色。气微,味略涩。[br]以质坚实、断面黄白色者为佳。
性味
苦;涩;性微寒
功能主治
清肺热;凉血止血;行气利水。主肺热咳嗽;吐血;肠风;痔血;水膨腹胀;疮疖;烧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~30g。
注意
《重庆草药》:体弱有寒者忌用。
复方
①治肠风下血: 黑塔子根四两,牛奶子很二两,落地金钱二两,葛菌二两。炖猪大肠服。 (《重庆草药》)②治内外痔疮: 黑塔子根、牛奶子根。炖猪大肠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各家论述
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气疾,丹停,臌胀。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清热凉血。治吐血,痔疮。3.《四川中药志》:除湿,利水,消肿。治牙痛。4.《重庆草药》:治肠风下血,肺热咳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黑塔子根
拼音注音
Hēi Tǎ Zǐ Gēn
别名
油柿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。9~11月采挖,晒干。
原形态
福州柿,又名:黑塔子、黑丁香、野油柿。
灌木,高1~2米。枝直立而有棘刺,叶互生,形小,革质,椭圆形、阔卵形至长椭圆形,长2.5~3.5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钝形或钝而渐尖,全缘,基部圆形,叶两面灰绿色,上面平滑无毛,下面疏生短柔毛;叶柄长约2毫米。雌雄异株,花腋生;雄花稍小,为聚伞花序,雄蕊16,2轮排列,花丝分离,花药披针形,子房退化;雌花多为单生,花萼4深裂,阔卵形,先端尖,两面生柔毛,宿存,萼片于花后增大;花冠钟形,4浅裂。浆果球形,被短柔毛,直径1.5~3.5厘米。种子长椭圆形,扁平,种皮骨质。花期3~4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边、土坎阴湿地。分布四川、福建等地。
形状
干燥根长30~40厘米,粗1~2厘米,数股分枝,有细须根,表面褐黑色,细腻,皮薄,内心坚实,黄白色。
性味
《四川中药志》:"味苦涩,性微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凉血,通经,利水。治肺热咳嗽,吐血,肠风下血,经停,臌胀。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气疾,丹停,臌胀。"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清热凉血。治吐血,痔疮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除湿,利水,消肿。治牙痛。"
④《重庆草药》:"治肠风下血,肺热咳嗽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注意
《重庆草药》:"体弱有寒者忌用。"
复方
①治肠风下血:黑塔子根四两,牛奶子根二两,落地金钱二两,葛菌二两。炖猪大肠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②治内外痔疮:黑塔子根、牛奶子根。炖猪大肠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壁钱幕
- 扁担杆
- 指甲花叶
- 独行千里
- 竹节三七
- 地红子根
- 窄叶南蛇藤
- 锈毛旋蒴苣苔
- 黑果
- 黑草
- 冰片
- 巴豆油
- 祖师麻
- 白带草
- 半柱花
- 壁钱
- 宝盖草
- 棕树根
- 槠子
- 半夏曲
- 扁果
- 斑茅花
- 棒棒草
- 豆瓣绿
- 猪殃殃
- 黑大豆叶
- 黑风藤
- 猪毛七
- 猪脂膏
- 白花蛇
- 竹柏
- 柱果木榄果
- 黑红菇
- 半边莲
- 窄叶飘带草
- 斑茅
- 早谷藨
- 朱蕉
- 竹叶子
- 斑叶紫金牛
- 杂蘑
- 白炭
- 猪胰
- 皂柳
- 贵州花椒
- 短体鳗
- 雕头
- 白石榴花
- 猪靥
- 竹林霄
- 黄麻子
- 波叶紫金牛
- 猪肤
- 柏树叶
- 高山芹根
- 柱果木榄叶
- 制草乌
- 波棱瓜
- 白背三七茎叶
- 白苋
- 高山大戟
- 梓叶
- 棕竹
- 榛子
- 变蛋
- 黑虎七
- 白石英
- 会东藤
- 黑脂麻
- 白细辛
- 指天蕉
- 杯菊
- 鸽粪
- 钓杆柴
- 竹叶马豆
- 滨旋花
- 豆梨
- 钓樟枝叶
- 猪脬
- 白紫草
- 树舌
- 竹衣
- 止泻木
- 白残花
- 珍珠母
- 过腰蛇
- 独角芋
- 半边菜
- 中华石楠果
- 黄蜀葵根
- 竹沥
- 白三七
- 豆叶七
- 跌破勒
- 都拉
- 珍珠绣球
- 竹精
- 波缘楤木
- 黑花韭
- 龟版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