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叶蕉
《中华本草》:竹叶蕉
拼音注音
Zhú Yè Jiāo
别名
戈燕(傣名)
英文名
rhizome of Canalike Dona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竹芋科植物竹叶蕉的茎及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onax Cannaeformis (Forst.) K.Schum.[Thalia canniformis Forst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竹叶蕉,多年生亚灌木状直立草本,高1-2m。茎具纤细分枝。叶生于分枝上部;单叶互生;叶柄长8-20mm,全部增厚成叶枕,初被长柔毛,圆柱形;呀鞘长达15cm;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;长10-23cm,宽4-10cm,全缘,光滑,先端渐尖,基部圆或钝;羽状脉明显,沿叶背中脉被长柔毛。圆锥花序纤细,长达20cm,苞片9-11枚,花后脱落,披针形至倒卵形,长2.5-3.5cm,花梗果时增粗;萼片白色,长3-3.5mm,无毛;花冠管长8-10m,裂片线形,长10-14mm,宽2-3mm;退化雄蕊长3-5cm;外轮退化雄蕊楔形,长12-14mm,宽5-6mm,硬革质的退化雄蕊长1.5cm,淡黄色,通常微凹;兜状的退化雄蕊具椭圆形侧裂片,发育雄蕊长8mm,有一狭三角形、略长于花药室的附属体;花药1室,生于1假雄蕊的边缘;子房下位,3室。浆果干燥,污白色,直径,1-1.5cm,内有海绵质的瓤。种子1-2颗,褐色,圆或扁平,皱褶,有槽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阴湿处或山沟竹林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淡;性凉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咳定喘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小儿麻疹合并肺炎;哮喘;肺结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;或研末,1-1.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竹叶蕉
拼音注音
Zhú Yè Jiāo
别名
戈燕[傣名]
来源
竹芋科竹叶蕉Donax canaeformis (Forst.)K. Schum.,以块根或茎入药。
生境分布
台湾、广东、云南。
性味
淡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咳定喘,消炎杀菌。主治肺结核,气管炎,支气管炎,哮喘,高热,小儿麻疹,合并肺炎,感冒,发热,各种皮肤病。
用法用量
2~4钱,水煎或干粉3~5分,开水送服。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竹叶蕉
拼音注音
Zhú Yè Jiāo
别名
戈燕(傣名)。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竹芋科植物竹叶蕉的根茎。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亚灌木状直立草本,高1~2米。茎具分枝,分枝基部有一舌状苞片,长2~3厘米。叶生于分枝上部,单叶互生;卵状长椭圆形,长10~12厘米,宽4~5厘米,全缘,光滑,羽状脉明显,先端有一锐尖头,叶鞘抱茎。花成对,为顶生、疏散的圆锥花序;苞片长,2列;小苞片有腺点;萼片短,分离;花瓣狭,合生;雄蕊管圆柱状,假雄蕊倒卵形,不相等,花瓣状,花药1室,生于1假雄蕊的边缘;子房下位,3室,每室有胚珠1颗,花柱下部与雄蕊管合生,上部分离,钩状。果平滑,不开裂。
生境分布
生于密林阴湿处或山沟竹林边。分布云南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淡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咳定喘,消炎杀菌。治肺结核,气管、支气管炎,哮喘,高热。小儿麻疹合并肺炎,感冒发热,各种皮肤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柚木
- 皂荚
- 指甲花叶
- 窄叶南蛇藤
- 竹实
- 哉果
- 掌裂秋海棠
- 枳椇木汁
- 甜瓜叶
- 紫萁苗
- 猪胆粉
- 中华补血草
- 榛子花
- 知风草
- 指甲兰
- 枳椇子
- 皱叶子
- 皂角刺
- 栀子叶
- 藤茶
- 草果
- 皂柳根
- 枳椇木皮
- 藤乌
- 皂荚根皮
- 皂荚子
- 中国繁缕
- 甜瓜根
- 桐子花
- 枳椇叶
- 紫油木叶
- 紫叶秋海棠
- 猪骨
- 猪鬃草
- 皂荚叶
- 藤乌头
- 中华水龙骨
- 竹节海棠
- 枳椇根
- 中亚天仙子
- 栀子花根
- 支柱蓼
- 栀子花
- 甜瓜子
- 樝子
- 猪鬃刚
- 周裂秋海棠
- 枳椇
- 棕树心
- 甜地丁
- 甜杏仁
- 紫萁贯众
- 早禾树
- 猪毛针
- 泽泻叶
- 藤子甘草
- 紫花堇菜
- 猪仔笠
- 指天蕉
- 藤本夜关门
- 榛蘑
- 紫葛
- 苔水花
- 竹叶马豆
- 椎连栎
- 猪脬
- 竹衣
- 枳茹
- 止泻木
- 珍珠母
- 中华石楠果
- 竹沥
- 炙黄芪
- 珍珠绣球
- 珠芽蓼
- 竹叶子
- 丢了棒
- 猪蹄
- 直杆蓝桉叶
- 紫葳茎叶
- 皂柳
- 葶苈
- 藤仲
- 紫萁
- 制草乌
- 朱砂
- 猪肉
- 竹林霄
- 紫花芥子
- 猪靥
- 藤五加
- 榛子
- 藤壶
- 柞木叶
- 鲫鱼胆草
- 甜瓜茎
- 紫楠叶
- 不凋木
- 竹鼠油
- 粘人花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