鹈鹕毛皮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鹈鹕毛皮
拼音注音
Tí Hú Máo Pí
别名
斑嘴鹈鹕
来源
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,以毛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我国北部地区,冬季迁南部地区。
炮制
烧存性。
功能主治
治反胃吐食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鹈鹕毛皮
拼音注音
Tí Hú Máo Pí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鹈鹕科动物斑嘴鹈鹕的毛皮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鹈鹕嘴"条。
功能主治
《普济方》:"治转食,烧灰,酒服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1~2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油桐根
- 猫肉
- 红丝线
- 白蘑
- 螳螂跌打
- 水冬瓜叶
- 鹿头肉
- 散血飞
- 荞麦
- 野厚朴花
- 血桐
- 无腺白叶莓
- 牛蒡茎叶
- 熊骨
- 大叶紫薇
- 小一口血
- 摇钱树
- 藜芦
- 莲须
- 阿氏蒿
- 黍茎
- 水茴香藻
- 岩泽兰
- 无风自动草
- 胃友果
- 肾子藤
- 榆树
- 羊踯躅根
- 小儿腹痛草
- 太白菊
- 蚬肉
- 山黄豆藤
- 芦竹箨
- 鲱鱼
- 艳山姜
- 蓬蘽
- 红扁藤
- 野梨枝叶
- 兰草
- 天蓬子根
- 蚕豆壳
- 蚌兰花
- 铁马鞭
- 向日葵根
- 蕙实
- 长叶水麻
- 细花丁香蓼
- 川黔鸭脚木
- 马宝
- 茶绒
- 大叶鸡菊花
- 黄花地桃花
- 蕲蛇
- 春花木
- 细叶乌蔹莓
- 葛上亭长
- 夜花藤
- 烟管蓟
- 过江龙
- 肖菝葜
- 滇高良姜
- 革质红菇
- 太白贝母
- 滇竹根七
- 刺瓜
- 光叶山黄麻
- 荡皮参
- 葱实
- 番红花
- 裂叶秋海棠
- 油桐
- 岩黄连
- 麻油
- 凤凰木
- 厚皮香
- 骆驼脂
- 岩胡椒
- 红木子
- 宜昌荚蒾叶
- 牛舌草
- 莲座蓟
- 芦花
- 刘寄奴
- 月光花
- 广东土牛膝
- 山油麻
- 大避债蛾
- 塌菜
- 南蛇藤果
- 垂穗荛花
- 倒地铃
- 刺苞南蛇藤叶
- 白苣
- 独叶一枝枪
- 芫青
- 白芷
- 狐肠
- 绿豆叶
- 猫儿眼睛
- 山刺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