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苋菜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铁苋菜
拼音注音
Tiě Xiàn Cài
别名
人苋、血见愁、海蚌含珠、撮斗装珍珠、叶里含珠、野麻草
来源
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全草,去泥土,晒干。
性味
苦、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消积,止痢,止血。用于肠炎,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,小儿疳积,肝炎,疟疾,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子宫出血;外用治痈疖疮疡,外伤出血,湿疹,皮炎,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铁苋菜
拼音注音
Tiě Xiàn Cài
别名
血见愁、海蚌念珠、叶里藏珠
英文名
Copperleaf Herb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.的地上部分。夏、秋季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30~60cm,被柔毛。茎直立,多分枝。叶互生,椭圆状披针形,长2.5~8cm,宽1.5~3.5cm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有疏毛或无毛,叶脉基部3出;叶柄长,花序腋生,有叶状肾形苞片1~3,不分裂,合对如蚌;通常雄花序极短,着生在雌花序上部,雄花萼4裂,雄蕊8;雌花序生于苞片内。蒴果钝三棱形,淡褐色,有毛。种子黑色。花期5~7月,果期7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沟边、路旁、田野。分布几乎遍于全国,长江流露尤多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酚类。
性味
苦、涩、凉。
炮制
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稍润,切段,晒干。
归经
归心,肺、经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湿,收敛止血。用于肠炎,痢疾,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,崩漏;外治痈疖疮疡,皮炎湿疹。
用法用量
10~30g;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贮藏
置干燥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沙地娃儿藤
- 土茶
- 枫香树根
- 短穗兔耳草
- 顺地红
- 鱼鳞甲
- 薄柱草
- 姊妹树
- 苦参
- 驳骨丹
- 青琅玕
- 青蒿
- 赶风柴
- 饭包草
- (鱼彭)鱼鳃
- 青丝龙
- 鸭脚艾
- 山兵豆
- 鲟鱼
- 八月炸
- 透骨香根
- 高山紫菀
- 香胶木根皮
- 风兰
- 香根芹
- 白苏子
- 白苣
- 麋肉
- 豆腐浆
- 隔山消
- 青黛
- 铁杆蒿
- 粉菝葜
- 鳜鱼
- 向日葵
- 豆瓣香
- 太白贝母
- 三块瓦
- 黄颡鱼涎
- 天蓝苜蓿
- 中华补血草
- 石梓
- 雪莲花
- 大铁扫把
- 牛心茄子
- 白花蛇
- 白牛胆
- 独花兰
- 野茄树
- 毛桤
- 漏斗瓶蕨
- 川谷根
- 水麻根
- 羊胰
- 味牛膝
- 南烛
- 构树
- 百药煎
- 兴安升麻
- 水蛇
- 黄缅桂果
- 黄瓜霜
- 石豆瓣
- 石栗
- 霸王根
- 四方盒子草
- 小过江龙
- 杧果钉
- 海蕴
- 鸡腰果
- 春不见
- 蜣螂
- 天麻子
- 兔头骨
- 斑楮头红
- 松针
- 五爪龙
- 红皮云杉
- 黄连
- 小驴蹄草
- 乌饭树
- 毒鱼藤
- 石膏
- 托柄菝葜
- 毛桐
- 狗宝
- 茶油
- 黄鳝
- 土砂仁
- 兰花参
- 大叶子
- 耧斗菜
- 牡狗阴茎
- 白花铁线莲
- 刺盖草
- 黄鼬
- 香茅根
- 野苎麻
- 毛野丁香叶
- 红果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