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苋菜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铁苋菜
拼音注音
Tiě Xiàn Cài
别名
人苋、血见愁、海蚌含珠、撮斗装珍珠、叶里含珠、野麻草
来源
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全草,去泥土,晒干。
性味
苦、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消积,止痢,止血。用于肠炎,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,小儿疳积,肝炎,疟疾,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子宫出血;外用治痈疖疮疡,外伤出血,湿疹,皮炎,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铁苋菜
拼音注音
Tiě Xiàn Cài
别名
血见愁、海蚌念珠、叶里藏珠
英文名
Copperleaf Herb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.的地上部分。夏、秋季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30~60cm,被柔毛。茎直立,多分枝。叶互生,椭圆状披针形,长2.5~8cm,宽1.5~3.5cm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有疏毛或无毛,叶脉基部3出;叶柄长,花序腋生,有叶状肾形苞片1~3,不分裂,合对如蚌;通常雄花序极短,着生在雌花序上部,雄花萼4裂,雄蕊8;雌花序生于苞片内。蒴果钝三棱形,淡褐色,有毛。种子黑色。花期5~7月,果期7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沟边、路旁、田野。分布几乎遍于全国,长江流露尤多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酚类。
性味
苦、涩、凉。
炮制
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稍润,切段,晒干。
归经
归心,肺、经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湿,收敛止血。用于肠炎,痢疾,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,崩漏;外治痈疖疮疡,皮炎湿疹。
用法用量
10~30g;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贮藏
置干燥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剑皮树菌
- 变蛋
- 白牛胆
- 芡实根
- 盒子草
- 浆水
- 水冬瓜
- 流苏子根
- 白绿叶
- 芨芨草花
- 轮叶景天
- 蜀羊泉
- 黄栌
- 白朱砂莲
- 开口箭
- 椰子浆
- 蜥蜴
- 皱叶变豆菜
- 白乳菇
- 姜皮
- 空心苋
- 清风藤
- 兜冠黄共享
- 元宝槭
- 山蒜
- 飞天蠄蟧
- 狗头芙蓉
- 虎肉
- 毛蕨根
- 香樟果
- 两指剑
- 土茶
- 昙花
- 火炭母草
- 狗狗秧
- 树地瓜
- 钟花草
- 五色草
- 甜瓜花
- 脉耳草
- 刺楸茎
- 小青
- 松毛火绒草
- 西藏鸡爪草花
- 角翅卫矛果
- 密枝问荆
- 大血藤
- 白绒草
- 獭胆
- 仙人杖
- 番红花
- 腥藤
- 禾叶墨斛
- 小飞蓬
- 覆盆子
- 五角枫根
- 大山黧豆
- 血水草根
- 理石
- 蔓剪草
- 矩圆线蕨
- 朝鲜崖柏仁
- 驴头
- 藤槐
- 珍珠草
- 祁州一枝蒿
- 柿根
- 小垂头菊
- 桑椹酒
- 蒟蒻薯叶
- 微毛柃
- 檵花叶
- 冠果草
- 栾华
- 云南红豆蔻
- 山葡萄
- 楤木根
- 当归藤
- 鞭叶铁线蕨
- 虎爪
- 水芙蓉
- 五指毛桃根
- 粗皮松萝
- 蛤壳
- 海月
- 白榔皮
- 冬瓜
- 槐胶
- 顶头马蓝
- 红花寄生
- 沙生风毛菊
- 莿(木冬)
- 铁牛皮
- 大马哈鱼籽
- 大百解薯
- 毛叶三条筋
- 吊灯笼
- 茅草叶
- 毛竹
- 白云瓜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