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茎丹参
《*辞典》:走茎丹参
拼音注音
Zǒu Jīnɡ Dān Shēn
别名
乌痧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湖广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30厘米。茎匍匐,基部丛生3~4枝,四方形,略被绒毛。单叶对生,有时为3小叶的复叶;叶片椭圆形,长1.3~2厘米,边缘具小圆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叶柄及叶脉被有白色绒毛;基生叶柄长。总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端叶腋;萼片4,联合成筒状,先端钝尖;花冠唇形,上唇2浅裂,下唇3裂;雄蕊2;子房上位,2心皮合生。小坚果4,椭圆形,略呈三棱形,包于宿萼内。花期3~4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向阳处。分布广西、四川、湖南、浙江等地。
性味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微苦,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痧症,蜘蛛疮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清肺热,止吐血。治风热咳嗽,痰多气喘及吐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炖肉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金莲
- 布荆
- 镰叶马蔺根
- 野丁香根
- 紫金皮
- 贝母兰
- 柯蒲木
- 急性子
- 一支箭
- 桤木
- 女菀
- 大夜关门
- 石韦
- 透明草
- 串铃草
- 蜥蜴
- 木香子
- 海龙
- 黄花小二仙草
- 箭叶蓼
- 野烟叶
- 小红藤
- 含羞草根
- 三角泡
- 条参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泡桐
- 莿(木冬)
- 柞木叶
- 石楠
- 莽草根
- 铁落
- 八节毛
- 钩栲
- 广香藤
- 乌榄核
- 草苁蓉
- 茱苓草
- 盐肤木
- 烂茶叶
- 蚌壳草
- 小九节铃
- 小梾木
- 小獐毛
- 金雀根
- 白鹤藤根
- 大发汗
- 艾虎
- 莲房
- 缩砂蜜
- 粗叶耳草
- 岩泽兰
- 蘼芜
- 龟甲胶
- 草果药
- 枫香树根
- 黄荆
- 蓬莱草
- 向日葵叶
- 楤木白皮
- 杜松
- 野靛青
- 岗梅
- 大铁扫把
- 大沙叶
- 酸水草
- 一点红
- 青酒缸
- 华萝藦
- 费菜
- 七里香
- 火炭母
- 鱼脑石
- 笔罗子
- 风藤草
- 望月砂
- 铁牛钻石
- 红娘子
- 蠘
- 碎米柴
- 节节茶
- 鲎尾
- 箭杆风
- 硬质早熟禾
- 胡颓子
- 金雀马尾参
- 擘蓝
- 草血竭
- 勒马回
- 柃木
- 隔山消
- 散血藤
- 大叶蒟
- 毛葡萄
- 刺果藤仲
- 苋实
- 山刺柏
- 鸭嘴花
- 和合草
- 一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