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茎丹参
《*辞典》:走茎丹参
拼音注音
Zǒu Jīnɡ Dān Shēn
别名
乌痧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为唇形科植物湖广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30厘米。茎匍匐,基部丛生3~4枝,四方形,略被绒毛。单叶对生,有时为3小叶的复叶;叶片椭圆形,长1.3~2厘米,边缘具小圆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叶柄及叶脉被有白色绒毛;基生叶柄长。总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端叶腋;萼片4,联合成筒状,先端钝尖;花冠唇形,上唇2浅裂,下唇3裂;雄蕊2;子房上位,2心皮合生。小坚果4,椭圆形,略呈三棱形,包于宿萼内。花期3~4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向阳处。分布广西、四川、湖南、浙江等地。
性味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微苦,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痧症,蜘蛛疮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清肺热,止吐血。治风热咳嗽,痰多气喘及吐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炖肉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莲房
- 软蒺藜
- 皮袋香
- 紫金皮
- 韭菜
- 金丝草
- 长石
- 扁豆花
- 牛髓
- 牛耳草
- 山韭
- 赪桐
- 香豆蔻
- 骆驼蹄瓣
- 刺柄莲座蕨
- 单肾草
- 穿山龙
- 射干
- 附子
- 风花菜
- 无花果
- 赤瓟
- 牛筋果
- 蚍子草
- 火腿
- 偏花黄芩
- 松花粉
- 金边莲
- 飞蛾树
- 肉穗草
- 九节菖蒲
- 南枳椇
- 橘根
- 闹狗药
- 合欢皮
- 大金银花
- 墙草
- 狗尾草
- 高粱
- 长瓦韦
- 油桐叶
- 蒲黄
- 臭黄荆根
- 甘草梢
- 石龙胆
- 秋葵
- 法罗海
- 瓦韦
- 长梗千里光
- 天仙子
- 黄缅桂
- 黄花菜子
- 旋花苗
- 越西川木香
- 齿叶泥花草
- 千屈菜
- 野竹兰
- 野花椒叶
- 柠檬皮
- 牛毛草
- 味牛膝
- 大蕉皮
- 南牡蒿
- 錾菜
- 兔儿伞
- 留兰香
- 爬藤榕
- 问题特
- 护心草
- 山鸢尾花
- 苎麻皮
- 秦艽
- 狗肾
- 下田菊
- 密枝问荆
- 兜兰
- 华南桦
- 兔脑
- 橘饼
- 蛾眉石凤丹
- 阔叶麦冬
- 楠木
- 刺蜜
- 钮子药
- 麻黄
- 野山蚂蟥
- 赤火绳
- 石蔓藤
- 螃蟹甲
- 钗子股
- 牛肺
- 苦马豆
- 角翅卫矛根
- 刺梨根
- 华东木蓝
- 雪乌
- 野樱花
- 圆叶娃儿藤
- 苦参实
- 决明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