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果藤
《中华本草》:球果藤
拼音注音
Qiú Guǒ Ténɡ
别名
表藤、淮通、汉防已、土防已。
英文名
root of Berry-bearing Aspidocary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防己科植物球果藤的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idocarya uvirera Hook.f.etThoms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集,除去杂质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球果藤 藤本,长可达7mm或更长。藤茎表面具皱纹状条纹,被柔毛。单叶;叶柄长8-15cm;叶片纸质,卵圆状心形或阔卵状心形,长9-18cm,宽8-16cm,先端锐尖至渐尖,基部常凹缺状心形,全缘或偶有3裂,两面被柔毛,通常下面较密,有时上面仅脉上有毛。圆锥花序,通常长30cm左右有时达50cm,分枝疏散,被柔毛;雄花萼片常12,排成4轮,最外轮微小,长1-1.5mm,中轮线状长圆,仅见1脉,长2-2.5mm,内轮匙形,具3脉长2.5-3.3mm,背面均被柔毛,最内轮卵形,背面无毛,长3-3.5mm,宽约2mm,花瓣6,淡黄色,长约2mm,宽1-1.5mm;雄蕊6,合生;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相似;不育雄蕊6,棒状;心皮3,柱头头状或3裂。果序稍粗壮,被子毛,果梗长1-1.5cm。核果椭圆形,长约2cm,成熟时红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200m的沟谷密林中。资源分布:主要分布贵州、云南等省。
性味
辛;性温
归经
肝;膀胱经
功能主治
祛风通络;利水通淋。主风湿痹痛;劳伤疼痛;水肿;小便淋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味苦、性寒。有调理气血、通淋利水的功能,用于风湿疼痛、劳伤疼痛、水肿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长柄赤车
- 苋根
- 球花紫云英
- 新木橿子
- 苘麻根
- 杏李
- 绣球防风根
- 小赤麻根
- 喜树果
- 小一支箭
- 槭叶止血草
- 心叶百合
- 细叶乌蔹莓
- 萱草嫩苗
- 蘘荷子
- 新疆紫草
- 窃衣
- 箐跌打
- 熊尾草
- 绣球花
- 绣线菊子
- 菥蓂子
- 小酒瓶花
- 狼麻
- 细叶桉叶
- 小米草
- 仙顶梨
- 小连翘
- 楸子
- 小白绵参
- 小粘叶
- 小罗伞
- 细穗石松
- 小蕨鸡
- 心叶忽布
- 琼越线蕨
- 蔷薇花
- 纤花千金藤
- 仙百草
- 小金樱子
- 喜树皮
- 小青藤
- 楸木皮
- 显脉罗伞
- 猩猩花
- 相思子根
- 小通草
- 南烛叶
- 秋木瓜
- 杏子
- 蜻蜓兰
- 细叶野牡丹
- 细沙虫草
- 小药木
- 小蕨萁
- 小血藤叶
- 茄子
- 细草
- 刺槐花
- 红花酢浆草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鹅腿骨
- 新疆藁本
- 狭叶鸦葱
- 球花党参
- 新疆卫矛
- 熊蕨根
- 小花梾木
- 仙桃草
- 小花清风藤根
- 鸡骨香
- 兴安独活
- 小黑牛
- 新裂耳蕨
- 细叶卷柏
- 细柄薯蓣
- 鸡(土从)
- 小黄树
- 心不干
- 小粉
- 咸酸蔃
- 鸡蛋参
- 小虎耳草
- 鸡骨常山
- 卵叶娃儿藤
- 小黄断肠草
- 祁连山圆柏
- 小花吊兰
- 枪刀药
- 新疆木通
- 细枝柃
- 鸡翎草
- 细香葱
- 小草乌
- 心叶荆芥
- 心叶虎耳草
- 悬钩根
- 狭叶败酱
- 鸡挂骨草
- 续随子茎中白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