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浆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铁浆
拼音注音
Tiě Jiānɡ
英文名
Iron-plasm, Iron solution (This solution is made of soaked iron in water after gather rust).
出处
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生铁浸于水中生锈后所成的一种溶液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为混悬液;淡棕褐色,液面常浮有黄褐色物质。铁锈气,味淡。以色黄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主要成分为氧化铁。
性味
甘;涩;平;无毒
鉴别
取本品约1ml,加稀盐酸2ml,振摇,使溶解,滤过,滤液显铁盐的各种反应。取本品约0.5g,加稀盐酸约2ml,振摇,静置。取上清液照下述方法试验:①取上清液,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2滴,即生成深蓝色沉淀;分离,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,但加氢氧化钠试液,即分解成棕色沉淀。(检查铁盐)②取上清液,滴加硫氰酸铵试液,即显血红色。(检查铁盐)
归经
心;肝;肺经
功能主治
镇心定痫;解毒敛疮。主癫痫狂乱;疔疮肿毒;漆疮;脱肛
用法用量
内服:煮沸后温饮。外用:洗涤或涂敷。
复方
①治一切疔肿:铁浆,每饮一升。(《千金方》)②治发背:饮铁浆二升,取利。(《千金方》)③治时气病,骨气热,生疱疮、豌豆疮:饮铁浆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④治漆疮:铁浆洗之,随手瘥,频为之。(《救急方》)⑤治蛇皮恶疮:铁浆频涂之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解诸毒入腹,服之。亦镇心,主癫癎,发热急黄狂走。人为蛇、犬、虎、狼、毒刺恶虫等啮,服之,毒不入内。2.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镇心神,明眼目。3.《本草汇言》:解疔毒疮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铁浆
拼音注音
Tiě Jiānɡ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生铁浸于水中生锈后所成的一种溶液。
制法
《本草拾遗》:"铁浆,取诸铁于器中,以水浸之云。"
性味
甘涩,平。
①《品汇精要》:"味微咸,性寒,有小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威寒,无毒。"
③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味甘涩,性平,无毒。"
归经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心、肺二经。"
功能主治
镇心定痫,解毒敛疮。治癫痫狂乱,疔疮肿毒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解诸毒入腹,服之。亦镇心,主癫痫,发热急黄狂走。人为蛇、犬、虎、狼、毒刺恶虫等啮,服之,毒不入内。"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镇心神,明眼目。"
③《本草汇言》:"解疔毒疮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沸后温饮。外用:洗涤或涂敷。
复方
①治一切疔肿:铁浆,每饮一升。(《千金方》)
②治发背:饮铁浆二升,取利。(《千金方》)
③治时气病,骨中热,生疱疮,豌豆疮:饮铁浆差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④治漆疮:铁浆洗之,随手差,频为之。(《救急方》)
⑤治蛇皮恶疮:铁浆频涂之。(《谈野翁试验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补骨脂
- 三台红花
- 红花点地梅
- 红头草
- 大头茶
- 睡菜
- 多蒴曲尾藓
- 醋糟
- 草乌叶
- 香花刺
- 杠香藤
- 鸡心七
- 甜瓜叶
- 紫油木皮
- 西瓜根叶
- 藤金合欢
- 葱实
- 小旋花
- 橘红珠
- 芒叶小米草
- 鳝鱼
- 藤壶
- 岩七
- 乌蛇
- 野木瓜果
- 丛枝蓼
- 羊毛绒球蟹
- 红半边莲
- 牛皮草
- 草乌头
- 甜杏仁
- 牛肉
- 秋石
- 柳穿鱼
- 毛蒌
- 刺龙牙
- 粉绿藤
- 山甘草
- 月光花
- 虎耳还魂草
- 刺楸树皮
- 紫硇砂
- 水八角莲
- 淡竹笋
- 黑升麻
- 紫花芥
- 硇砂
- 粉苞苣
- 阳桃
- 盐肤木皮
- 蛇胆
- 金丝猴
- 鸡脚刺
- 小接骨丹
- 黄背草果
- 黄鼬
- 木馒头
- 紫杜鹃
- 腐婢根
- 细枝柃
- 红花寄生
- 檀香泥
- 球核荚蒾
- 广西过路黄
- 牛角藓
- 披散糖芥
- 海盘车
- 爆仗竹
- 哈士蟆
- 光叶密花豆
- 红叶甘橿
- 密纹薄芝
- 大铁扫把
- 高山唐松草
- 蜂窝草
- 大人血七
- 桂叶素馨
- 牛蒡
- 川山橙果
- 腊梅
- 冷杉果
- 牛巴嘴
- 白云瓜花
- 茜草茎
- 金凤毛
- 梅
- 刺槐
- 芦竹根
- 锦葵
- 黑根药
- 蜂乳
- 接骨草
- 穇子
- 白贝
- 紫苏苞
- 蒙古扁桃
- 叶上果根
- 黄龙藤叶
- 大树三台
- 桂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