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浆根
《中华本草》:酸浆根
拼音注音
Suān Jiānɡ Gēn
别名
天灯笼草根
英文名
Root of Franchet Groundcherry
出处
出自《蜀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酸浆及挂金灯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salis alkekengi L. Physalis alkekengia L.var .francheti (Mast.) Makino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基部常匍匐生根。茎高约40-80cm,基部略带木质。叶互生,常2枚生于一节;叶柄长约1-3cm;叶片长卵形至阔形,长5-15cm,宽2-8cm,先端渐尖,基部不对移狭楔形,下延至叶柄,全缘而波状或有粗芽齿,两面具柔毛,沿叶脉亦有短硬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长6-16mm,开花时直立,后来向下弯曲,密生柔毛而果时也不脱落;花萼阔钟状,密生柔毛,5裂,萼齿三角形,花后萼筒膨大,弯为橙红或深红色,呈灯笼状包被将果;花冠辐状,白色,5裂,裂片开展,阔而短,先端骤然狭包被浆果;花冠辐状,白色,5裂,裂片开展,阔而短,先端骤然狭窄成三角形尖头,外有短柔毛;雄蕊5,花药淡黄绿色;子房上位,卵球形,2室。浆果球状,橙红色,直径10-15mm,柔软多汁。种子肾形,淡黄色。花期5-9月,果期6-10月。形态与原种相似,主要区别为:花梗几无毛或仅有稀疏毛,花萼除裂片毛较密外筒部稀疏;果成熟后果梗及果萼光滑无毛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和根茎呈细长圆柱形,略扭曲,直径1-2mm,表面皱缩,土棕色,节明显。略具青草气,味甚苦而微辛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归经
归肺;脾经
功能主治
清热;利湿。主黄疸;疟疾;疝气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,鲜者24-30g。
注意
1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有堕胎之弊。[br]2.《闽东本草》:凡脾虚泄泻及湿痰忌用。
复方
①治疟: 天灯笼草根七株。去梗叶,洗净,连须切碎,酒二碗,煮鸭蛋二枚,同酒吃。(《纲目拾遗》)②治疝气: 鲜酸浆根一两(洗净),青壳鸭蛋一个。水、酒各半炖服,日服一次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各家论述
1.《蜀本草》:捣其汁,治黄病多效。2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利尿,镇咳,解热。3.《黑龙江中药》:治月经过多及产后出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酸浆根
拼音注音
Suān Jiānɡ Gēn
出处
《蜀本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酸浆的根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酸浆"条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3α-巴豆酰氧托烷。
性味
①《蜀本草》:"绝苦。"
②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苦,寒,无毒。"
归经
《闽东本草》:"入肺、脾二经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利水。治疟疾,黄疸,疝气。
①《蜀本草》:"捣其汁,治黄病多效。"
②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利尿,镇咳,解热。"
③《黑龙江中药》:"治月经过多及产后出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(鲜者0.8~1两)。
注意
①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有堕胎之弊。"
②《闽东本草》:"凡脾虚泄泻及湿痰忌用。"
复方
①治疟:天灯笼草根七株。去梗叶,洗净,连须切碎,酒二碗,煮鸭蛋二枚,同酒吃。(《纲目拾遗》)
②治疝气:鲜酸浆根一两(洗净),青壳鸭蛋一个。水、酒各半炖服,日服一次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啸鸫
- 黑豆衣
- 鱼眼草
- 土茯苓
- 白藤
- 臭矢菜
- 紫苏
- 北鱼黄草
- 铜皮
- 槟榔
- 竹(鼠留)肉
- 桃金娘花
- 狗宝
- 巴豆霜
- 桃子
- 白常山
- 降龙草
- 铁色箭
- 蟛蜞
- 赛北紫堇
- 柏枝节
- 酸石榴
- 白及
- 顶果膜蕨
- 毛茄
- 鲨鱼油
- 入地蜈蚣
- 钉头果
- 管仲
- 鼹鼠
- 桃叶
- 白犁头草
- 锈毛钝果寄生
- 蛇蜕
- 等宽鳞毛蕨
- 枫柳皮
- 八角香
- 葛叶
- 白颖苔草
- 白地牛
- 铁破锣
- 白花藤
- 凹瓦韦
- 鲨鱼心
- 金缕半枫荷叶
- 紫萝兰
- 螳螂跌打
- 北豆根
- 白皮
- 雄黄豆
- 布朗耳蕨
- 劲直酢浆草
- 白蔹子
- 鲐鱼
- 紫参
- 鲨鱼肝
- 腐沫
- 白对节子叶
- 鸭肪
- 白花猪母菜
- 扁竹兰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薯莨
- 甜茶藤
- 金针菜
- 谷精草
- 天竺桂
- 乳腐
- 黑血藤
- 桐皮
- 沼地马先蒿
- 珍珠莲
- 胆星
- 桃耳七
- 凹朴皮
- 稗米
- 鼠脂
- 白花岩青兰
- 菩提香
- 青天葵
- 蛇头草
- 酸浆菜
- 檀根
- 戎盐
- 钓竿柴
- 香苏草
- 青风藤
- 珂
- 胎生铁角蕨
- 鹬肉
- 紫藤根
- 番石榴皮
- 麦冬
- 紫丁香
- 鼠妇
- 白杨枝
- 紫藤
- 马肝
- 赛番红花
- 短毛熊巴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