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九里明
《中华本草》:白花九里明
拼音注音
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
别名
白花、青羊藤、六月零、千里光、九里明、管芽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lumea riparia (Bl.) DC. [Conyzarparia Bl.; B.chinensis (L) DC.; B.pubigera (L.) Merr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lumea riparia (Bl.) DC. [Conyzarparia Bl.; B.chinensis (L) DC.; B.pubigera (L.) Merr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假东风草 攀援状草质藤本或基部木质。茎圆柱形,长3-5m或有时长达7m,多分枝,有沟纹,无毛或幼枝被锈色必短柔毛,花序轴上的毛更密,上部节间长4-9cm。叶无柄或有长3-5mm的短柄;叶片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5-8cm,宽2-3.5cm,基部狭,通常圆形,先端短尖,边缘疏生的点状细齿,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,幼叶下面的毛较密,中脉在上面平,在下面稍凸起,侧脉5-7对,弧状上升,网状脉明显。头状花序多数,径5-8mm,在腋生枝顶端排列成密圆锥花序,多数小圆锥花序再排成具叶的大圆锥花序,有长5-10mm,的花序柄;总苞钟形或圆柱形,长约7mm,总苞5-7层;花托平,径2-3mm,被白色密柔毛;花黄色;雌花多数,细管状,长约8mm,基部略增大,檐部2-4齿裂;两性花花冠管状,连伸出花冠的花药长约1cm,向上渐扩大,檐部5齿裂。瘦果圆柱形,有10条棱,被毛,长约1.5mm;冠毛糙毛状,长约6mm。花期1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边、山坡灌丛或密林中,路边、溪旁赤常见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微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散瘀止血。主风温痹痛;血瘀崩漏;跌打肿痛;痈疖疥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淡秋石
- 二仙桃
- 管南香
- 铁牛钻石
- 四大天王
- 透明草
- 鸡油菌
- 曼陀罗根
- 黄珠子草
- 膜蕨囊瓣芹
- 石上莲
- 柠檬桉果
- 小三棵针
- 山藿香
- 止泻木
- 狗缨子
- 石首鱼
- 歪脖子果
- 总状土木香
- 铜锤玉带草
- 小叶三点金
- 仙人掌
- 龙血树
- 清香桂
- 苦豆根
- 狗乳汁
- 华紫报春花
- 虾蟆
- 楮皮间白汁
- 九龙藤
- 玄精石
- 石膏
- 细叶卷柏
- 蜈蚣
- 虎头兰
- 姜三七
- 茄子根
- 红榔木
- 墨
- 箭叶蓼
- 接骨仙桃
- 山刺柏
- 大过路黄
- 獭肝
- 三消草
- 水百合
- 马勃
- 双参
- 红楤木
- 喜树皮
- 大叶白纸扇
- 密叶天胡荽
- 红花点地梅
- 番石榴子
- 灰叶根
- 卵叶蜘蛛抱蛋
- 窄叶鼠李
- 软骨过山龙
- 续断
- 扭筋草
- 支柱蓼
- 砂仁花
- 石吊兰
- 三爪金龙
- 猕猴桃根
- 乔木紫珠
- 重叶莲
- 榧螺
- 十两叶
- 绵参
- 三花枪刀药
- 地膏药
- 白马阴茎
- 金钮扣
- 黄葵
- 大花卫矛果
- 海虾壳
- 小黑药
- 峨眉半边莲
- 紫雪花
- 钻地风
- 斩龙草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大块瓦
- 大透骨草
- 木槿根
- 夹竹桃
- 一匹草
- 苦马豆
- 大将军
- 草灵脂
- 骆驼脂
- 飞廉
- 蝎子七
- 漆树根
- 散血莲
- 了哥王根
- 飞机草
- 合掌消
- 南天竹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