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叶橐吾
《中华本草》:卵叶橐吾
拼音注音
Luǎn Yè Tuó Wú
英文名
root of Tibet Goldenray
出处
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藏橐吾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gularia rumicifolia (Drumm.) S.W. Liu [Senecio rumicifolius Drumm.; Ligularia leesicotal Ki- tam.]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,晾干。
原形态
藏橐吾 多年生草本,根肉质,多数。高30-50cm,直径5-7mm。全株被白色绵毛,基生叶具长柄,长10-20cm;叶片长圆形或卵形,长10-20cm,宽7-10cm,先端钝或近圆形,基部急狭稍心形,边缘有细齿,两面被蛛丝状毛,但后上面近无毛,干后纸质,有10余对羽状脉及隆起网脉;中部叶有短柄至无柄,有时基部扩大而抱茎;上部叶渐狭,披针形至条形而呈苞叶状。头状花序排列成复伞房状或圆锥状伞房花序,被白色绵毛;梗长5-10mm,下垂或稍下垂,有条形苞叶;总苞宽圆柱形,长5-7mm,直径约7mm;总苞片8-9个,2层,边缘宽膜质,先端黑褐色;舌状花3-7个,舌片长圆形,长达16mm,黄色;管状花多数,冠毛白色,与花冠等长。瘦果有冠毛,冠毛白色,长5-6mm。花、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温
功能主治
散寒;润肺下气;化痰止咳。主风寒咳嗽;翅气管炎;肺结核咳血;咽喉炎
用法用量
风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卵叶橐吾
拼音注音
Luǎn Yè Tuó Wú
别名
藏橐吾
来源
菊科卵叶橐吾Ligularia leesicotal Kitam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西藏。
性味
苦,温。
功能主治
散寒,润肺降气,化痰止咳,利尿。主治风寒咳嗽,支气管炎,肺结核咳血,咽喉炎。
用法用量
1~2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卵叶橐吾
拼音注音
Luǎn Yè Tuó Wú
别名
日肖(藏名)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卵叶橐吾的根。9~10月采挖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全株被白色绵毛,高达60厘米。基生叶具长柄,叶片近圆形或卵形,长9~15厘米,宽8~12厘米,基郎心形,边缘具规则的三角形齿;茎生叶无柄,基部抱茎。花梗由叶丛中抽出,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,下垂;总苞片1层;花黄色,缘花为舌状花,盘花为管状花。瘦果有冠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性味
苦,温。
功能主治
散寒,润肺下气,化痰止咳,利尿。治风寒咳嗽,支气管炎,肺结核咳血,咽喉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备注
同属植物[b]尖叶橐吾[/b]的根,在西藏亦同等入药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柳花
- 栗花灯心草
- 六角英
- 栗壳牛肝菌
- 六蛾戏珠
- 柳叶剑蕨
- 百花锦蛇
- 蝈蝈
- 陆英果实
- 冷蕨
- 林檎根
- 凉粉藤
- 桃枝
- 柳叶菜花
- 深山黄堇
- 卤碱
- 绒毛粉背蕨
- 庐山瓦韦
- 大花柳叶菜
- 栾樨
- 林檎
- 芡实
- 密脉鹅掌柴
- 卵叶贝母
- 小叶寄树兰
- 鼠皮
- 短叶锦鸡儿
- 石螃蟹
- 峨眉石凤丹
- 杜仲
- 小百部
- 路旁菊
- 金雀根
- 地乌
- 朱蕉花
- 穿山龙
- 黄毛榕
- 猩猩木
- 渐尖毛蕨
- 无患子皮
- 台湾千金藤
- 鲨鱼胎
- 海狸香
- 长柄车前蕨
- 黄荆叶
- 萱草
- 牛耳散血草
- 黄皮根
- 刺菠
- 对叶林
- 葛谷
- 苏铁果
- 栗
- 睡菜
- 痢止草
- 山茴芹
- 毛果珍珠茅
- 梨叶
- 西瓜皮
- 三分三
- 云木香
- 豪猪千
- 大发表
- 两指剑
- 毛果小甘菊
- 云南金莲花
- 鹌鹑蛋
- 杨树花
- 串铃
- 金雀儿
- 绿青
- 雷公橘
- 紫金标
- 黑果拨毒散
- 角叉菜
- 丁锅树叶
- 聚叶虎耳草
- 香花刺
- 椰子壳
- 海蜇皮
- 山羊血
- 铁仔
- 美舌藻
- 小倒钩藤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湖北海棠
- 白皮柯
- 剑皮树菌
- 龙头草
- 红花月见草
- 红绿草
- 问荆
- 朱砂七
- 菘菜
- 大苞寄生
- 黄荆
- 续随子叶
- 海鹞鱼肝
- 鸡爪芋
- 青酒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