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柱梅花草
《中华本草》:短柱梅花草
拼音注音
Duǎn Zhù Méi Huā Cǎo
英文名
all-grass of Shrotstyle Parnassia
出处
始载于《植物研究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短柱梅花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rnassia brevistyla (Brieg. ) Hand.- Mazz.
原形态
短柱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,高8-25cm。基生叶薄纸质,叶柄长达4cm;叶片卵形状心形,长1-2.5cm,宽1-2cm茎生叶1片,卵状心形,比基生叶稍小或稍大,基部心形,半抱茎,全缘。花单生茎顶,白色,两性;萼片5,长圆形,先端钝圆,基部多少与子房合生,宿存;花瓣5,倒卵形,长1-2cm,无流苏状细裂,先端浑圆或通常微凹;雄蕊5,与花瓣互生,退化雄蕊通常生于花瓣基部;药隔浅褐色,呈钻状,突出于花药之上,蕊间退化雄蕊由3浅裂过渡成不明显的凹凸;子房上位,心皮3,合生,侧膜胎座;花柱极短,先端3裂。蒴果。种子多数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
形状
根茎块状,长约1.6cm,直径约6mm,表面褐色,有多数不定根。茎圆柱形,长3.5-32cm,直径1-2mm,深黄色或浅灰色。叶皱缩,深黄色或淡灰色,薄纸质。基生叶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心形,长1-2.5cm,宽0.8-2cm,叶柄长可达4cm;茎生叶1片,形似基生叶,较小,基部心形,半抱茎。花黄棕色,单生茎顶。气微,味甘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入肺、胃二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发热;内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用于内伤出血,清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柳叶斑鸠菊
- 栗壳牛肝菌
- 六角英
- 深山不出头
- 龙舌草
- 山红稗
- 小黄树
- 钝叶草
- 鸬鹚涎
- 浮萍
- 心不干
- 西南小阴地蕨
- 绿叶五味子
- 深裂黄草乌
- 黑藁本
- 山李子
- 买麻藤
- 密陀僧
- 核子木
- 二郎剑
- 蟒蛇草
- 小洋紫苏
- 食盐
- 小叶鹅掌柴
- 山货榔
- 小飞蓬
- 大头艾纳香
- 山柳菊
- 硫化铅
- 凫羽
- 蔷薇枝
- 红缘层孔菌
- 白鸡屎藤
- 良旺茶
- 塘虱鱼
- 青棉花藤叶
- 牛藤果
- 鲨鱼肝
- 粉霜
- 鸬鹚骨
- 马来蒲桃
- 小黑牛
- 鼠标蛇
- 鹈鹕脂油
- 虎掌草叶
- 铜绿
- 熊蕨根
- 骑马参
- 肉郎伞
- 铅粉
- 青叶苎麻根
- 丁萝卜
- 台蘑
- 黄独零余子
- 黄瓜皮
- 林檎根
- 厚叶贯众
- 地膏药
- 新疆藁本
- 深山黄堇
- 小木通
- 犁头草
- 小黄素馨
- 西藏圆柏
- 四照花皮
- 手掌参
- 鹿葱
- 小三棵针
- 台湾三颗针
- 芙蓉花
- 雕头
- 鹅绒藤
- 霸王鞭
- 香蕉
- 龟版胶
- 鸭公青
- 铁篱笆
- 铁精
- 香叶子
- 红花鹅掌柴
- 西藏凤仙花
- 山里红
- 铁力木
- 鲨鱼骨
- 黑花韭
- 野升麻
- 都拉
- 鸭脚木皮
- 短小蛇根草
- 小三叶耳蕨
- 庐山瓦韦
- 小鸦葱
- 豆梨
- 耳叶排草
- 水杨木白皮
- 小黄构
- 小丁香
- 铅丹
- 青活麻
- 瑞连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