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柱梅花草
《中华本草》:短柱梅花草
拼音注音
Duǎn Zhù Méi Huā Cǎo
英文名
all-grass of Shrotstyle Parnassia
出处
始载于《植物研究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短柱梅花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rnassia brevistyla (Brieg. ) Hand.- Mazz.
原形态
短柱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,高8-25cm。基生叶薄纸质,叶柄长达4cm;叶片卵形状心形,长1-2.5cm,宽1-2cm茎生叶1片,卵状心形,比基生叶稍小或稍大,基部心形,半抱茎,全缘。花单生茎顶,白色,两性;萼片5,长圆形,先端钝圆,基部多少与子房合生,宿存;花瓣5,倒卵形,长1-2cm,无流苏状细裂,先端浑圆或通常微凹;雄蕊5,与花瓣互生,退化雄蕊通常生于花瓣基部;药隔浅褐色,呈钻状,突出于花药之上,蕊间退化雄蕊由3浅裂过渡成不明显的凹凸;子房上位,心皮3,合生,侧膜胎座;花柱极短,先端3裂。蒴果。种子多数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
形状
根茎块状,长约1.6cm,直径约6mm,表面褐色,有多数不定根。茎圆柱形,长3.5-32cm,直径1-2mm,深黄色或浅灰色。叶皱缩,深黄色或淡灰色,薄纸质。基生叶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心形,长1-2.5cm,宽0.8-2cm,叶柄长可达4cm;茎生叶1片,形似基生叶,较小,基部心形,半抱茎。花黄棕色,单生茎顶。气微,味甘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入肺、胃二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发热;内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用于内伤出血,清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骨香
- 多穗石柯茎
- 江珧柱
- 吊吊果
- 藤杜仲
- 藤仲
- 紫云英
- 云实蛀虫
- 秃叶红豆树
- 多穗石柯果
- 多穗石柯叶
- 多穗石柯根
- 紫弹树根皮
- 云杉球果
- 地盘松球
- 地红子根
- 矩圆石韦
- 羯布罗香
- 粘毛鼠尾草果
- 云南红豆蔻果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地莓子
- 矩圆线蕨
- 矩叶酸藤果
- 地锦
- 田麻
- 海萝
- 堵喇
- 紫芋
- 地棠花
- 紫薇根
- 粽巴叶
- 槐胶
- 桃耳七
- 一皮草
- 一把蔑
- 聚藻
- 鹧鸪脚
- 紫柚木
- 一颗针
- 藤壶
- 檀香
- 槐叶苹
- 箭刀草
- 绢毛菊
- 江蓠
- 南五味子叶
- 驴骨
- 粟奴
- 粟芽
- 漆叶
- 桤木
- 荠苨
- 粟米
- 鲤鱼
- 驴乳
- 鲈鱼
- 漆子
- 驴蹄
- 辣蓼
- 辣辣菜
- 露珠香茶菜
- 小过江龙
- 镰片假毛蕨
- 短萼蜂斗草
- 辽东鳞毛蕨
- 茄蒂
- 驴脂
- 驴头
- 荠苎
- 辣根
- 里白
- 瞿麦
- 奇蒿
- 窃衣
- 脐带
- 驴毛
- 楸叶
- 楸子
- 蕲蛇
- 驴肉
- 秦皮
- 雷蘑
- 蛴螬
- 茄子
- 芹花
- 陆英
- 鲤鱼皮
- 荠宁
- 苏木
- 菘菜
- 石龙芮子
- 茄叶
- 楸树
- 秋葵
- 鲮鲤
- 茄花
- 鲢鱼
- 鲤鱼目
- 七叶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