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石榴
《中华本草》:甜石榴
拼音注音
Tián Shí Liu
别名
天浆、甘石榴
英文名
Sweet fruit of Pomegranate
出处
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榴科植物石榴一种味甜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unica granatum L.采收和储藏:9-10月果熟时采收,鲜用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或乔木,高通常3-5m,稀达10m。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,幼枝有棱角,无毛,老枝近圆柱形。叶对生或簇生;叶柄短;叶片长圆圆状披针形,纸质,长2-9cm,宽1-1.8cm,先端尖或微凹,基部渐狭,全缘,上面光亮;侧脉稍细密。花1-5朵生枝顶;花梗长2-3mm;花径约3cm;萼筒钟状,长2-3cm,通常红色或淡黄色,6裂,裂片略外展,卵状三角形,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以腺体,边缘有小乳突;花瓣6,红色、黄色或白色,与萼片互生,倒卵形,长1.5-3cm,宽1-2cm,先端圆钝;雄蕊多数,着生于萼管中部,花药球形,花丝细短;雌蕊1,子房下位,柱头头状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5-12cm,通常淡黄褐色、淡黄绿色或带红色,果皮肥厚,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。种子多数,钝角形,红色至乳白色。花期5-6月。果期7-8月。
性味
味甘;酸;涩;性温
功能主治
生津止渴;杀虫。主咽燥口渴;虫积;久痢
用法用量
内服:3-9g;或捣汁。
注意
1.《别录》:损人肺,不可多食。[br]2. 盂诜:多食损齿令黑。[br]3.《日用本草》:其汁恋隔而成痰。损肺气,病人忌食。[br]4.《医林纂要》:多食生痰,作热痢。
各家论述
1.《别录》:主咽燥渴。2.《滇南本草》:治筋骨疼痛,四肢无力,化虫,止痢,或咽喉疼痛肿胀,齿床出血,退胆热,明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甜石榴
拼音注音
Tián Shí Liu
别名
天浆(《酉阳杂俎》),甘石榴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石榴科植物石榴一种味甜的果实。
药理作用
参见"酸石榴"条。
性味
甘酸涩,温。
①《别录》:"味酸甘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味酸涩。"
③《纲目》:"甘酸涩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生津止渴,杀虫。治咽燥口渴,虫积,久痢。
①《别录》:"主咽燥渴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治筋骨疼痛,四肢无力,化虫,止痢,或咽喉疼痛肿胀,齿床出血,退胆热,明目。"
注意
①《别录》:"损人肺,不可多食。"
②孟诜:"多食损齿令黑。"
③《日用本草》:"其汁恋膈而成痰。损肺气,病人忌食。"
④《医林纂要》:"多食生痰,作热痢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滇高良姜
- 石菖蒲花
- 海马
- 霞天曲
- 大叶树萝卜
- 苦艾
- 辣根菜
- 慈姑花
- 山慈菇叶
- 孩儿茶
- 小对叶草
- 昂天莲
- 地枫皮
- 猬肉
- 夜吹箫
- 午时茶
- 鸭儿芹
- 山萩
- 鼠李根
- 云南地黄连
- 空青
- 大四块瓦
- 珊瑚
- 丝瓜皮
- 十萼茄
- 全叶青兰
- 仙人掌
- 丁香罗勒
- 水白蜡
- 血经草
- 五指茄
- 蓝萼香茶菜
- 黄莲花
- 满江红
- 满天星
- 芦竹根
- 五香藤
- 旋蒴苣苔
- 太白贝母
- 苦檀子
- 五味子
- 马刀
- 绿萼梅
- 红帽顶
- 鹿胎
- 大发表
- 林背子
- 杏仁
- 假鹰爪根
- 庐山石韦
- 白花猪母菜
- 小叶买麻藤
- 栓皮栎
- 地乌
- 黄藨根
- 五脉山黧豆
- 薄荷露
- 石蒜
- 矮叶书带蕨
- 百足藤
- 刺血红
- 黄荆叶
- 犁头尖
- 竹林消
- 石头菜
- 大九股牛
- 还魂草
- 木芙蓉花
- 东风草
- 牛角三七
- 昙花茎
- 夜花藤
- 生姜皮
- 白鹅膏
- 黄瓦韦
- 熊尾草
- 龙角
- 豺肉
- 鸭脚木叶
- 羊耳菊
- 姜皮
- 柞树叶
- 光枝勾儿茶
- 象肉
- 赤芍药
- 蕹菜
- 无患子树皮
- 柠条籽
- 吉丁虫
- 红果楠
- 假木豆
- 狭叶香茶菜
- 灰钉
- 鼋肉
- 羊屎条叶
- 光明盐
- 树头芭蕉
- 省沽油根
- 山货榔
- 大叶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