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脚草乌
《中华本草》:鸡脚草乌
拼音注音
Jī Jiǎo Cǎo W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滇川翠雀花和云南翠雀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.[D.delavayi Franch.f.aurea W.T.Wang ]2.Delphinium yunnanense Franch.[D.denudatum Wall.var.lyunnanense Franch.]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,取根放入石灰水中浸泡1-2d取出,洗净石灰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.[D.delavayi Franch.f.aurea W.T.Wang ]2.Delphinium yunnanense Franch.[D.denudatum Wall.var.lyunnanense Franch.]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,取根放入石灰水中浸泡1-2d取出,洗净石灰,晒干。
原形态
1.滇川翠雀花,多年生草本。茎高60-100cm,密被反曲短糙毛。茎下部叶具长柄;叶柄长于叶片2-3倍,基部有鞘;叶片五角形,长4.5-6cm,宽7.5-11cm,3深裂,中央深裂片菱形,3浅裂,浅裂片有缺刻状小裂片和牙齿,侧深裂片斜扇形,不等2深裂,两面被糙伏毛。总状花序狭长,有多花;苞片叶状或线状披针形,密被糙毛;轴和花梗密被白色短糙毛和黄色短腺毛;花梗长1.2-3.5cm;小苞片生花梗顶端或花下2-6mm处,狭披针形,长5-10mm;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宽椭圆形,。长1-1.2cm,蓝紫色,外面有短柔毛,距长1.6-2.1cm,末端稍向下弯;花瓣2或黄色髯毛;雄蕊多数,无毛;心皮3,密被柔毛。蓇葖果长1.6-2.4cm。种子倒卵球形,长约2mm,密生鳞状横翅。花期7-11月,果期8-12月。
2.云南翠雀花,多年生草本。茎高40-90cm,下部被反曲短柔毛,上部无毛,自中下部有分枝,疏生4-6叶。最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,下部叶有长柄;叶柄长8.8-13cm;叶片五角表,长3.6-5.8cm,宽5.5-10cm,3深裂至近基部,中央深裂片菱状楔形,3深裂,二回裂片狭三角形或狭披针形,全缘或有1-2个小裂片,侧深裂片不等2深裂,上面被贴伏的短柔毛,下面疏被糙毛。总状花序狭长,疏生3-10朵花;苞片叶状或披针状线形;花梗长1.2-5.5cm,近无毛;小苞片生花梗上部;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椭圆状倒卵形,长0.9-1.4cm,蓝紫色,外面疏被短柔毛,距长1.7-2.4cm,稍向下弯曲;花瓣2,无毛,紫色;退化雄蕊2,紫色,瓣片倒卵形,2裂至中部,腹面有黄色髯毛;雄蕊多数,花丝无毛或有短毛;心皮3,密被短伏毛。蓇葖果长约1.8cm。种子小,沿棱有狭翅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1月。
2.云南翠雀花,多年生草本。茎高40-90cm,下部被反曲短柔毛,上部无毛,自中下部有分枝,疏生4-6叶。最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,下部叶有长柄;叶柄长8.8-13cm;叶片五角表,长3.6-5.8cm,宽5.5-10cm,3深裂至近基部,中央深裂片菱状楔形,3深裂,二回裂片狭三角形或狭披针形,全缘或有1-2个小裂片,侧深裂片不等2深裂,上面被贴伏的短柔毛,下面疏被糙毛。总状花序狭长,疏生3-10朵花;苞片叶状或披针状线形;花梗长1.2-5.5cm,近无毛;小苞片生花梗上部;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椭圆状倒卵形,长0.9-1.4cm,蓝紫色,外面疏被短柔毛,距长1.7-2.4cm,稍向下弯曲;花瓣2,无毛,紫色;退化雄蕊2,紫色,瓣片倒卵形,2裂至中部,腹面有黄色髯毛;雄蕊多数,花丝无毛或有短毛;心皮3,密被短伏毛。蓇葖果长约1.8cm。种子小,沿棱有狭翅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2600-3600m地地草坡或疏林中。
2.生于海拔1000-2400m的山地草地或灌木林边。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2.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2.生于海拔1000-2400m的山地草地或灌木林边。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2.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(1)滇川翠雀花,根多呈结节状,有的两端膨大成哑铃状,长1.5-5cm,直径4-12mm。表面灰褐色,具纵纹,有的表皮脱落,可见棕色纤维,具较多的不规则突起和须根痕;顶端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,下部丛生须根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状,黄色。气微,味辛、苦。[br](2)云南翠雀花,根圆柱形,长2-6cm,直径1-6mm。表面棕褐色,具弯曲纵纹及须根痕;根头外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较平坦。气微,味辛、苦。
化学成分
云南翠雀花根含硬飞燕草碱(delsoline),云南翠雀(yunadelphinine)及二种待定的微量成分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;有毒
功能主治
祛风湿;止痛;定惊。主风寒湿痹;胃痛;癫痫;小儿惊风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g,研末,0.3-0.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泡酒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脚草乌
别名
月下参、小草乌、惊药、云南飞燕草
来源
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云南翠雀花Delphinium yunnanense (Franch.) Franch.,以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放入石灰水中浸泡一至二日取出,洗净石灰,晒干。
性味
辛、苦,温。有毒。
功能主治
温通经络,祛风除湿,散寒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胃寒痛,跌打损伤疼痛。外用治臁疮。
用法用量
1~2钱,水煎服,或干粉1~2分,吞服。
备注
(1)本品有毒,不可多服。如中毒,可用绿豆、芫荽、姜各适量,水煎,酌加猪油及红糖服;或用淡豆豉及黄豆煮汤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半边苏
- 狭叶山胡椒
- 洋芋
- 灰凤梨
- 滇南马钱
- 阴阳枫
- 三品一枝花
- 羊乳
- 黄花蒿子
- 猫胞衣
- 梧桐
- 粉萆
- 毛冬青叶
- 淡菜
- 大毛红花
- 夜明砂
- 白千层皮
- 芝麻菜
- 龙船乌泡
- 刺蓬花
- 美味牛肝
- 乌蛇膏
- 狭头橐吾
- 水柏枝
- 疔毒草
- 醉魂藤
- 田螺壳
- 丁锅树叶
- 佛手
- 望江青
- 黄皮果
- 大叶山桂
- 小花清风藤
- 欧当归
- 柏树
- 杧果钉
- 榆树
- 红大戟
- 瓜蒂
- 梨叶
- 大萼鹿角藤
- 野凤仙花
- 山杨树皮
- 头巾草
- 鳐鱼胆
- 四方藤
- 了哥王
- 蓼子草
- 岩椒
- 山黄瓜
- 锥螺壳
- 苦木
- 鸡子黄
- 自消容
- 鲤鱼胆
- 杠香藤
- 珠儿参
- 桃枝
- 镰叶马蔺根
- 木芙蓉
- 狸骨
- 测试
- 佛肚花
- 树茭瓜
- 莲座革菌
- 福参
- 空柄假牛肝
- 东廧子
- 香血藤
- 葱花
- 宜昌荚蒾
- 玉带根
- 圆果罗伞
- 金石斛
- 罂粟
- 东方蝾螈
- 峨眉石凤丹
- 掌叶蓼
- 鸡树条
- 臭柏
- 蝮蛇
- 苦檀叶
- 建兰叶
- 昆明堵喇
- 兴木蒂那布
- 雷公七
- 两面刺
- 刺萆薢
- 大茶药根
- 绢毛菊
- 纤花千金藤
- 昆明鸡脚黄连
- 血水草根
- 杏子
- 白云瓜梗
- 鮧鱼涎
- 绵三七
- 大过路黄
- 蛤蚧
- 马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