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花吊兰
《中华本草》:小花吊兰
拼音注音
Xiǎo Huā Diào Lán
别名
三角草、山韭菜、土麦冬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小花吊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lorophytum laxum R. B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晾干。
原形态
小花吊兰 多年生草本。叶基生,近于两列着生;叶片线形,常呈弧状弯曲,长10-30cm,宽3-6mm,有1条明显的中脉,基部扩大,抱茎,膜质,半透明。花茎从叶腋抽出;总状花序顶生;花小,淡紫色或绿白色,有柄;花被6裂;雄蕊6;子房无柄,3室,每室有胚珠多颗。蒴果三楼状扁球形,开裂。每室通常具1颗种子,种子圆形。花、果期10月至翌年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湿润肥沃的草地、庭园或山坡荫蔽处或岩石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细长,须根状,簇生或散生,上端具短根茎。叶二列状排列,条形,长8-30cm,宽4-6mm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黄酮甙,酚类,氨基酸,皂甙(sapo-nin)。
性味
味微苦;性凉;有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毒蛇咬伤;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,蛇咬伤者敷伤口周围。
注意
本品有毒,剂量不宜过大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埃蕾
- 枇杷
- 山荆子
- 通骨消茎叶
- 苦菜花子
- 锡矿
- 雀舌草
- 蒺藜
- 大叶狼豆柴叶
- 伴蛇莲
- 铁线透骨草
- 臭梧桐
- 野花生
- 轻粉
- 鸱头
- 金鸡纳
- 翡翠
- 护心草
- 黄花仔
- 灯笼花
- 荆三棱
- 无风自动草
- 苦刺
- 隔山撬
- 铁仔
- 青皮
- 石蟹
- 黄桷根
- 野山蚂蟥
- 掌羽凤尾蕨
- 龙眼梳
- 蒲黄滓
- 深裂黄草乌
- 栎叶槲蕨
- 紫葳根
- 小石藓
- 青黛
- 蝤蛴
- 头发七
- 铁脚威灵仙叶
- 地莓子
- 野草香
- 结香花
- 枳椇子
- 腊梅
- 龙眼树皮
- 鳝鱼骨
- 云支花
- 明党参
- 茨菇草
- 铜脚威灵仙
- 安徽刺黄柏
- 铁破锣
- 香港四照花
- 猬脑
- 葛枣
- 竹林标
- 两面针
- 阿尔泰紫菀
- 甜橙
- 过塘蛇
- 罗汉果叶
- 鹿骨
- 石上莲
- 大一面锣
- 天水蚁草
- 鳍蓟
- 红对节子
- 绒毛粉背蕨
- 王母钗
- 太子参
- 豆瓣香
- 大石枣
- 铁牛钻石
- 雀麦
- 豹骨
- 观音苋根
- 鹿皮
- 木天蓼根
- 鸭屎树
- 荞麦秸
- 岩筋菜
- 石柑子
- 阿氏蒿
- 止咳草
- 球穗花千斤拔
- 星宿菜
- 青兔耳风
- 鸭公藤
- 青粱米
- 通草
- 鹿胎
- 荔枝壳
- 浙皖粗筒苣苔
- 朱砂菌
- 淡竹叶
- 天葵
- 水老虎
- 马鞍叶
- 獭四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