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叶子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香叶子
拼音注音
Xiānɡ Yè Zi
英文名
Bark of Fragrant Spicebush
出处
出自《贵州药植目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a fragrans Oliv.[L.rosthornii Diels.]采收和储藏:个年均可采收,切碎,晒干。
原形态
香叶子,常绿灌木,高l-3m。小枝光滑,树皮黄绿色。叶互生,有香气,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4.5-9cm,宽1.5-2.5cm,先端长尖,基部尖锐或为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灰绿色,嫩时有丝毛,两面有细密凹点;3出脉,侧脉细而不明显;叶柄长约5-8mm。花雌雄异株,黄色,有香气。伞形花序腋生,雄花序无总花梗,有花2-7朵;花被6裂;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内向瓣裂。果实长卵形,无毛,长约lcm,成熟时黑色,果梗约与果同长,有绢状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200m的疏林下及多岩的沟谷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胃经
功能主治
温中行气;祛风散寒。主风寒感冒;胃脘疼痛;消化不良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0g。
各家论述
1.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树皮:温经通脉,行气散结。2.《湖南民间药物资料》:枝叶:顺气。治胃病,胃溃疡,消化不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香叶子
拼音注音
Xiānɡ Yè Zi
出处
《贵州药植目录》
来源
为樟种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枝、叶。
原形态
香叶子,又名:香树。
常绿灌木,高1~3米。小枝光滑,树皮黄绿色。叶互生,有香气,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4.5~9厘米,宽1.5~2.5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都尖锐或为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灰绿色,嫩时有丝毛,两面有细密凹点;3出脉,侧脉细而不明显;叶柄长约5~8毫米。花雌雄异株,黄色,有香气,伞形花序腋生,雄花序无总花梗,有花2~7朵;花被6裂;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内向瓣裂。核果长卵形,无毛,长约1厘米,成熟时黑色,果梗约与果同长,有绢状毛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阔叶林的疏林下及多岩石的沟谷中。分布湖南、湖北、四川贵州、云南、广西等地。
功能主治
①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树皮:温经通脉,行气散结。"
②《湖南民间药物资料》:"枝叶:顺气,治胃痛,胃溃疡,消化不良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粉绿藤
- 鸡蛋花
- 针筒线
- 香叶
- 香薷
- 钓杆柴
- 虎尾轮根
- 蚍子草
- 朱砂
- 短冠草
- 三白草
- 黑芝麻
- 长柄蕗蕨
- 香茅
- 天仙子
- 香青兰
- 鹧鸪
- 雪山芪
- 黑升麻
- 鸡蛋七
- 鬼箭锦鸡儿
- 秋石
- 鹅蛋壳
- 网脉山龙眼
- 长圆叶艾纳香
- 香油罐
- 瘿花香茶菜
- 稻槎菜
- 地肤子
- 鳕鱼
- 钉耙七
- 黑老虎
- 鸡爪七
- 鸡嗉子
- 香花菜
- 鸡根
- 豆渣树
- 黑沙蒿根
- 须叶藤叶
- 短瓣花
- 高山唐松草
- 鸡冠苗
- 雁肪
- 雪灵芝
- 麂子草
- 苎麻梗
- 鸡血藤
- 黑三棱
- 鸡掌七
- 蝶兰
- 咸酸蔃
- 肿节风
- 降龙草
- 云南丹参
- 黑果小檗
- 鲜地黄
- 黑虎耳草
- 香胶木根皮
- 谷蓼
- 钩栲
- 乌脚枪
- 太阳海星
- 鹿蹄根
- 牛耳大黄
- 隔山消
- 香蕈
- 水芙蓉
- 长白楤木
- 水杨梅
- 香构
- 钭叶榕
- 香附
- 香芋
- 猫头鹰
- 金槐
- 香皮树
- 香唐松草
- 钩藤
- 黄颡鱼
- 抓地虎
- 石笔海胆
- 芦山藤
- 腐婢根
- 麦麸草根
- 大粘药
- 鸡肠狼毒
- 望月砂
- 藏羚角
- 短叶蹄盖蕨
- 田唇乌蝇翼
- 钟萼木
- 长刺卫矛
- 鲫鱼胆
- 香石藤
- 毛叶巴豆树
- 高粱泡叶
- 樟木子
- 龟胆汁
- 鸡冠草
- 尖顶羊肚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