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叶舞鹤草
《中华本草》:二叶舞鹤草
拼音注音
èr Yè Wǔ Hè Cǎo
英文名
All grass of Twoleaf Beadruby
出处
出自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二叶舞鹤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ianthemum bifolium (L.)F.W. Schmidt[Convallaria bifolia L.]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壤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二叶舞鹤草,多年生草本,高8-15cm。根茎横走,有节,下部生须根,上部残留叶柄和鳞叶腐烂后的纤维;当年生鳞片2片,包于茎基,膜质,有紫斑。茎有条棱,光滑,绿色,通常下部具暗紫色斑点。叶通常2片,在茎顶互生;叶柄长5-10cm;叶片常微呈肉质,三角心形,长2-5cm,宽1.5-4cm,有的可达6cm,上面无毛,下面被短毛;叶脉多条,平行弧曲,纤细有分枝。总状花序顶生;花小,白色,花被片4,中脉明显;雄蕊4,着生花被片基部并与之对生;子房上位,几无花柱,柱头略呈头状。蒴果球形,红色,直径3-6mm。种子卵圆形,种皮黄色,有颗粒状皱纹。花期5-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山地林下潮湿腐殖质土壤资源分布:分布东北、化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含6种皂甙(A、A1、B、B1、C、和D),其A、A1、B、B1属呋甾醇类皂甙,C、D属螺甾醇类皂甙,新近鉴定1种螺甾醇皂甙其结构为:3-O[(2-O-β-吡喃木糖基-3-O-β-吡喃葡萄糖基)-β-吡喃葡萄糖基(1→4)-吡喃葡萄糖基(1→4)-β-吡喃半乳糖基]-(25R)-螺甾-5-烯-3-β-醇-12酮
性味
酸;微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清热解毒。主吐血;尿血;月经过多;外伤出血;疮痈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研末撒;或捣敷。
复方
1.治外伤出血:二叶舞鹤草研末外敷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2.治吐血:二叶舞鹤草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3.治月经过多:二叶舞鹤草五钱,地榆炭四钱,茜草三钱,旱莲草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各家论述
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:凉血,止血,治外伤出血,用于吐血,尿血,月经过多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二叶舞鹤草
拼音注音
èr Yè Wǔ Hè Cǎo
来源
百合科舞鹤草属植物二叶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 (L.) Fr. Schmidt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
性味
酸、涩,微寒。
功能主治
凉血,止血。用于吐血,尿血,月经过多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;外用适量,研末敷伤口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二叶舞鹤草
拼音注音
èr Yè Wǔ Hè Cǎo
出处
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二叶舞鹤草的全草。7~8月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0~25厘米。根状茎细长,匍匐,具节,下部节上生须根,上部残存鳞片和叶柄,均呈纤维状,棕褐色。当年生鳞片2,包于茎的基部,膜质,有紫斑。茎直立,有纵沟,通常下部具暗紫色斑点。叶通常2片,生于茎的上部,叶柄长6~10厘米,叶心形或卵状心形,半革质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心形,边缘微波状,具极短的细睫毛,下面沿叶脉被粗毛;叶脉羽状弧曲。总状花序顶生,每2~3朵花从小苞腋内抽出;花梗细长;花小,白色,花被片4;雄蕊4,与花被片对生;子房2室。浆果球形,红色,有种子1~2。花期6~7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林下。分布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:"酸涩,微寒。"
功能主治
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:"凉血,止血。治外伤出血,并可试用于吐血,尿血,月经过多等症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研末撒。
复方
①治外伤出血:二叶舞鹤草研末外敷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吐血:二叶舞鹤草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(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月经过多:二叶舞鹤草五钱,地榆炭四钱,茜草三钱,旱莲草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灯台树果
- 密毛桃叶珊瑚果
- 鳆鱼
- 螲蟷
- 杜楝
- 法罗海
- 粘毛黄花菍
- 桃金娘
- 高山唐松草
- 川木香
- 窝儿七
- 海狸香
- 铁丝灵仙
- 禾虫
- 宽叶独行菜
- 毒鱼藤
- 八月札
- 欧泽芹
- 猪肚木
- 三羽叉蕨
- 过山消
- 野辣烟
- 白金古榄
- 车桑子叶
- 鸡爪竻
- 鸬鹚肉
- 白石脂
- 铜锤玉带草
- 小龙胆草
- 钓鱼竿
- 马心
- 槐角
- 藜
- 鹤骨
- 大红袍
- 浙雁皮
- 鲛鱼
- 白龙头
- 紫背草
- 黄背草
- 粟米
- 劲直酢浆草
- 陈冬菜卤汁
- 旱荷叶
- 石蒜
- 白榔皮
- 山葡萄
- 木鳖根
- 达仑木
- 桂树根
- 玉簪
- 莱菔
- 笔筒草
- 梓白皮
- 垂穗荛花
- 庵 (艹闾)子
- 鸡树条果
- 淡花当药
- 枳椇根
- 凤尾蕉花
- 香花刺
- 筋骨草
- 白细辛
- 抓地虎
- 马尾连
- 桃根
- 油茶花
- 枸橘
- 海螵蛸
- 广西过路黄
- 乳腐
- 鼍甲
- 麦瓶草种子
- 射罔
- 泽芹
- 露兜簕
- 牛耳大黄叶
- 藤乌
- 穿肠草
- 铁线草
- 莸
- 掌羽凤尾蕨
- 紫金莲
- 蓝锭果
- 大夜关门根
- 长松
- 山慈菇
- 大独脚金
- 蝙蝠葛
- 楼梯草根
- 两栖蓼
- 岩萝卜
- 樱桃根
- 八角枫花
- 蛏壳
- 鹅绒藤
- 虎皮草
- 红沙
- 海蚯蚓
- 华金腰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