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越线蕨
《中华本草》:琼越线蕨
拼音注音
Qiónɡ Yuè Xiàn Jué
别名
石韦
英文名
Bon Colysis
出处
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琼越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ysis bonii Ching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30-40cm。根茎横生,被灰棕色、卵状披针形鳞片,先端渐尖呈长尾状,基部圆形盾状着生,筛孔透明。叶远生;近二型;营养叶的叶柄长8-20cm,淡禾秆色,基部被直立的鳞片;叶片披针形,单叶,厚纸质,淡绿色,长15-25cm或稍长,宽3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楔形而下延于叶柄顶端,叶缘呈浅波状,反卷并有膜质边;中脉两面隆起,侧脉纤细,曲折,小脉两面均可见;孢子叶的叶柄较长,其叶片稍狭,叶缘的波状较深。孢子囊群线形,斜向上,连续,稍曲折,锈黄色,由中脉至叶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下溪沟边的潮湿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微苦;涩;凉
归经
入肝、肾、膀胱三经
功能主治
活血化瘀;清热利尿。主跌打损伤;小例淋沥涩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跌打损伤、尿道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心叶忽布
- 蔷薇花
- 纤花千金藤
- 仙百草
- 小金樱子
- 喜树皮
- 小青藤
- 楸木皮
- 显脉罗伞
- 猩猩花
- 相思子根
- 小通草
- 南烛叶
- 秋木瓜
- 杏子
- 蜻蜓兰
- 细叶野牡丹
- 细沙虫草
- 小药木
- 小蕨萁
- 小血藤叶
- 茄子
- 细草
- 刺槐花
- 红花酢浆草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鹅腿骨
- 新疆藁本
- 狭叶鸦葱
- 球花党参
- 新疆卫矛
- 熊蕨根
- 小花梾木
- 仙桃草
- 小花清风藤根
- 鸡骨香
- 兴安独活
- 小黑牛
- 新裂耳蕨
- 细叶卷柏
- 细柄薯蓣
- 鸡(土从)
- 小黄树
- 心不干
- 小粉
- 咸酸蔃
- 鸡蛋参
- 小虎耳草
- 鸡骨常山
- 卵叶娃儿藤
- 小黄断肠草
- 祁连山圆柏
- 小花吊兰
- 枪刀药
- 新疆木通
- 细枝柃
- 鸡翎草
- 细香葱
- 小草乌
- 心叶荆芥
- 心叶虎耳草
- 悬钩根
- 狭叶败酱
- 鸡挂骨草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云南双盾木
- 饺剪藤
- 小花清风藤
- 小花青藤
- 小花黄堇
- 心叶党参
- 秦岭冷杉
- 荞麦秸
- 狭叶蓬莱葛
- 狭眼凤尾蕨
- 鸡爪参
- 小红蒜根
- 小羊桃
- 清香桂
- 鸡毛菜
- 细叶藁本
- 小红苏
- 寻骨风
- 五脉绿绒蒿花
- 秦岭耧斗菜
- 狭叶瓦韦
- 鸡骨草
- 小青藤香
- 大叶树萝卜
- 琴叶榕
- 鸡冠虫
- 鸡脚参
- 鸡骨柴
- 向日葵花托
- 芡实茎
- 杏叶防风
- 茄叶一枝蒿
- 茜草藤
- 狭叶露珠草
- 鸡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