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蕨鸡
《*辞典》:小蕨鸡
拼音注音
Xiǎo Jué Jī
别名
白粉蕨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、叶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。根茎倾斜,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,草质,下面通常有灰白色粉粒;叶柄长10~20厘米,紫褐色,下部具淡褐色的鳞片;叶片矩圆状披针形,长20~30厘米。宽5~7厘米,3回羽状深裂;羽片三角状披针形,有短柄,顶端的彼此以狭翅和叶轴相连,其余从无翅的叶轴分开,基部1对略短;小羽片多少有狭翅相连;裂片圆钝头,全缘。孢子囊群边缘着生,连续不断。
生境分布
生于疏林下石缝中,或坡脚阴处。分布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,清热凉血。
复方
①治咳血:㈠小蕨鸡根茎一两。煎汤服。㈡小蕨鸡根茎、野棉花各三至四钱。煎水服。
②治刀伤:小蕨叶适量,研末撒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连翘
- 小粘叶
- 向日葵根
- 小驴蹄草
- 夏腊梅
- 象头花
- 小白绵参
- 血散薯
- 相思子根
- 仙人球
- 显脉罗伞
- 锈毛白枪杆
- 杏子
- 锈叶野牡丹
- 绣球花
- 西河柳
- 蛇王藤
- 蘘荷子
- 旋复花
- 癣草
- 绣线菊子
- 萱草嫩苗
- 新香草
- 细叶桉叶
- 小酒瓶花
- 小米草
- 菥蓂子
- 响铃豆
- 阳桃叶
- 鬼灯笼根
- 小萹蓄
- 仙百草
- 小金樱
- 蚬肉
- 下草
- 苋根
- 山萝花
- 青灰叶下珠
- 绣球防风根
- 象牙
- 小赤麻根
- 朱顶红
- 蘘草
- 貒骨
- 新木橿子
- 西瓜子壳
- 杏李
- 辛夷
- 萱藻
- 心叶百合
- 虾子草
- 熊尾草
- 细叶草乌
- 肖菝葜
- 飞廉
- 狭果茶藨
- 豨仙草
- 小牛肋巴
- 小青杨
- 绣线菊根
- 小铜锤
- 西北莸
- 细花丁香蓼
- 小芸木
- 萱草根
- 辛参
- 狭头橐吾
- 西南金刚藤
- 小画眉草
- 小白棉
- 姜味草
- 细穗爵床
- 杏仁
- 小败火草
- 虾须豆
- 细叶鼠曲草
- 籼米
- 象肉
- 小马齿苋
- 苋
- 向日葵壳
- 小金挖耳
- 新木姜子
- 新疆藜芦
- 小茄
- 熏衣草
- 蟹壳
- 小鬼钗
- 心胆草
- 铁脚威灵仙叶
- 小球藻
- 血苋
- 锡
- 细叶桉
- 下山虎
- 苋菜
- 笑靥花
- 兴安毛连菜花
- 旋柄茄
- 细叶马料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