狭叶败酱
《*辞典》:狭叶败酱
拼音注音
Xiá Yè Bài Jiànɡ
别名
白升麻(《贵州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为败酱科植物狭叶败酱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。叶对生;基部叶通常3裂,或不裂,顶端裂片卵状长椭圆形,长6~9厘米,宽2.5~4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部狭窄成柄,边缘具大锯齿;上部叶披针形,长4~6厘米,全缘,两端均窄尖。聚伞花序集成伞房状的圆锥花丛;花黄色,花梗和花柄均具短毛。果实倒卵形,长2~3毫米,具短柔毛。花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路旁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《贵州草药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散寒,燥湿。治风寒感冒,疟疾,肠炎。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疟疾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发表散寒,燥湿理气。治风寒感冒,肠炎,小儿阴缩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风寒感冒:狭叶败酱五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肠炎,腹泻:狭叶败酱一两。水煎服。
③治小儿阴缩:狭叶败酱三钱,茴香根三钱。水煎服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备注
本植物的带根全草,在少数地区有时亦作败酱的类同品入药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江南地不容
- 心叶荆芥
- 牡丹花
- 断节参
- 薜荔汁
- 小对叶草
- 花蝴蝶根
- 椴叶独活
- 滴血根
- 熊脑
- 元宝槭
- 直立百部
- 黑细辛
- 毛冬瓜
- 梓实
- 野葡萄藤
- 苣荬菜花
- 凤凰衣
- 云南铁角蕨
- 香橼
- 金刚藤头
- 小飞扬草
- 碗蕨
- 榕须
- 吕宋楸毛
- 毛桤
- 毒根斑鸠菊
- 狼麻
- 七叶莲
- 黄花香
- 水金凤
- 苦刺
- 水韩信草
- 沙苑子
- 水马齿苋
- 山柑算盘子
- 大花卫矛
- 芦荟花
- 石龙芮
- 良旺茶
- 鲨鱼肉
- 西北莸
- 繸瓣珍珠菜
- 大叶楠
- 血苋
- 鸡爪七
- 大风子
- 疏叶香根芹
- 沙地娃儿藤
- 廉姜
- 多花猕猴桃
- 雀舌草
- 蓖麻
- 水仙
- 苏黄耆
- 肾炎草
- 穗花杉叶
- 石凤丹
- 铁筷子
- 沙地柏
- 极丽马先蒿
- 碎骨红
- 狮子尾
- 刮筋板
- 山樱桃核
- 龙角草
- 人中白
- 蚌泪
- 铧尖草
- 大白顶草
- 西藏羊耳兰
- 水藁本
- 皱杓兰
- 大黄
- 柳白皮
- 胡麻仁
- 水边指甲花
- 雪乌
- 宜梧叶
- 青头菌
- 鸡娃草
- 野饭豆
- 竹节树
- 小蒜
- 红管药
- 地毡草
- 水蛇皮
- 红花月见草
- 水马桑枝叶
- 金背枇杷叶
- 细果角茴香
- 大枣
- 鲤鱼脑
- 灰栒子
- 花椒叶
- 裂叶翼首花
- 铅丹
- 辽瓦松
- 无毛南蛇藤
- 伯乐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