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兰肉桂
《*辞典》:锡兰肉桂
拼音注音
Xī Lán Ròu Guì
英文名
Caylon Cinnamon Bark
来源
为樟科植物锡兰肉桂Cinnamomum zeylanicum B1.的树皮。秋季剥取,阴干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可达10m。幼枝略为四棱形,灰色而具白斑。叶革质或近革质,通常对生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下面呈蜂窝状;叶柄长2cm,无毛。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10~20cm,被绢状毛;花黄色,长约6mm,花被裂片外面被灰色微柔毛。果卵形,长1~1.5cm,黑色,果托杯状,具6齿裂,齿端截形或锐尖。花期1~3月,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热带海拔1000m以下的潮湿地带。我国海南、福建、台湾有栽培。
形状
本品呈卷筒状或槽状,厚约5mm,外表面棕色,有不规则的细纵皱及突起的皮孔;内表面棕色,平坦,划之显油痕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。气香,味微辣。
化学成分
含挥发油,油中含桂皮醛(cinnamaldehyde)、丁香酚(eugenol)等,并含鞣质及粘液质。
功能主治
与肉桂类同。
备注
主产于斯里兰卡的“锡兰桂皮”系锡兰肉桂的内皮,常10~40薄片重叠卷成细长筒状或双筒状,每片厚约0.5mm,外表面黄棕色,平滑,有波状纵线纹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透骨草
- 帽兰
- 拟囊果芹
- 落霜红
- 光刺长突球
- 墨地
- 墙草
- 破牛膝
- 毛叶巴豆
- 牛白藤
- 天浆壳
- 鼠曲草
- 威灵仙叶
- 豚卵
- 柚核
- 辣根菜
- 水虾草根
- 木姜子
- 掐不齐
- 苞蔷薇根
- 向日葵根
- 三叶槭根
- 昂天莲
- 金缕半枫荷叶
- 青江藤
- 扇子七
- 塘虱鱼
- 蝉蜕
- 黄桷树根疙瘩
- 荠薴
- 杏树根
- 灰钉
- 花叶狗牙七
- 面头叶
- 地盘松球
- 一皮草
- 贵州獐牙菜
- 海杧果
- 兰花
- 毛轴铁角蕨
- 夏丸
- 百味参
- 石南实
- 坡参
- 南瓜子
- 醋
- 千脚虫
- 樗叶花椒皮
- 黄麻灰
- 矩叶大青
- 山海螺
- 缬草
- 白升麻
- 合掌草
- 西藏花木通
- 小黄皮
- 香茅根
- 新疆远志
- 黑山蔗
- 粘鱼须
- 红地榆
- 川麻黄
- 厚膜藻
- 虎筋
- 穗花杉叶
- 小天冬
- 挪挪果
- 鹅首马先蒿
- 过腰蛇
- 紫弹树
- 大叶紫苏
- 酸浆根
- 虎皮草
- 树头发
- 驱风通
- 大驳骨
- 细香葱
- 云南荚蒾根
- 香槁树
- 苍蝇草
- 接骨木
- 钝叶蔷薇
- 黄蜀葵花
- 满天星
- 扶桑花
- 绿玉树
- 老蛇头
- 金鸡勒
- 海带根
- 咬人狗
- 绿茎槲寄生
- 紫楠根
- 狗胆
- 毛果算盘子
- 红螺塔
- 白背三七
- 枳壳
- 何首乌
- 咳喘木
- 栘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