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见愁老鹳草
《中华本草》:血见愁老鹳草
拼音注音
Xuè Jiàn Chóu Lǎo Guàn Cǎo
英文名
all-grass of Henry Cranesbill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牻牛儿苗科植物血见愁老鹳草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ranium henryi R.Kunth采收和储藏:果实将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或拔起全株,去净泥土杂质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血见愁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,高30-40cm。根状茎粗,肉质。茎直立,从基部以上起2-3次假二歧分枝。叶对生,肾状五角形;下部茎生叶长达5cm,宽6-7cm,5深裂达四分之三,裂片菱状短楔形,近膜质,边缘中部以上有齿状缺刻,牙齿钝尖,上面密被短伏毛,下面有较密长毛,下部茎生叶柄长2倍于叶片;上部茎生叶为戟状三角形,3裂,近无柄。花序柄长短不一,每柄生2花,花柄长2-2.7cm,在果期向下弯;萼片长8mm,有疏长毛;花瓣蓝紫色,长1.5cm。蒴果长约2cm,略有微柔毛。花期7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左右的林缘、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鞣质、没食子酸、玻珀酸、槲皮素等成分。
性味
味苦;微辛;性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除湿;活血止血。主咽喉肿痛;疮疖痈肿;风湿痹痛;四肢麻木;筋骨酸痛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作者鹳草药用。民间还用于止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边兔耳
- 香毛草
- 芋头
- 石风丹
- 虫蚁菜
- 麦饭石
- 西南小阴地蕨
- 千年健
- 大羽铁角蕨
- 西藏圆柏
- 朴松实
- 金钗股
- 尖耳贯众
- 金腰箭
- 大箭
- 毛五加皮
- 甘肃土当归
- 光亮密网蕨
- 西藏鸡爪草花
- 蘡薁藤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消石
- 复叶披麻草根
- 大山黧豆
- 大膜盖蕨
- 蟹爪
- 棉花藤
- 细叶香桂
- 西藏马先蒿
- 木姜子茎
- 羊黄
- 壁钱
- 凫羽
- 粉防己
- 芦竹箨
- 山货榔
- 女儿茶
- 鹿筋
- 米伞花
- 美味牛肝
- 木奶果
- 家独行菜
- 辽东栎
- 山橙叶
- 刺楸树皮
- 疣果冷水花
- 茉莉叶
- 胡椒
- 石栗
- 栀子叶
- 梗花雀梅藤
- 茉莉花
- 野花椒根
- 栗树根
- 苦生叶
- 合欢花
- 寒莓叶
- 岗梅叶
- 花荵
- 罗伞草
- 虾壳钱
- 地茄子
- 旋花
- 长距兰
- 蓑草根
- 玫瑰露
- 细香葱
- 相思藤
- 秋鼠曲草
- 莎木面
- 石脑油
- 席草
- 菜蓟
- 人参叶
- 水红袍
- 桑叶
- 萼果香薷
- 梅花冰片
- 鹅掌金星草
- 木半夏果实
- 疏松卷柏
- 草蚂蚱莲
- 牡荆茎
- 热痱草
- 马陆
- 雀卵
- 凸额马先蒿
- 水杨木白皮
- 山枇杷叶
- 五齿剑
- 大苞芹
- 海浮石
- 大叶排草
- 马蝗果
- 三丫苦叶
- 木槿花
- 鹈鹕油
- 大刺儿菜
- 带鱼
- 莲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