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蛤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蛤蟆
拼音注音
Jīn Há Mɑ
来源
林蛙科动物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 Gunther的干燥全体。夏季捕捉完整的动物体(切勿损坏)、焙黄,研粉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生肌,止血,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1~2钱;外用适量,配散剂外敷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金蛤蟆
拼音注音
Jīn Há Mɑ
别名
中国雨蛙(《中国无尾两栖类》)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雨蛙科动物中国雨蛙的全体。夏季三伏天捕捉(切勿损坏),在石板或瓦上焙黄,研粉备用。
原形态
雄蛙较小,体长28毫米,雌蛙较大,体长约39毫米。体背面为绿色,体侧及腹面白色;自眼后角至肩上方有一条清晰的深棕细线纹;体侧有黑斑点或相连成粗黑线,或断续排列成行。头宽大于头长;吻宽圆而高,吻棱明显,吻端上方有小鼻孔2个,眼间距大于鼻间距,眼后方的鼓膜圆而清晰。背面皮肤光滑,胸腹及股腹面密布扁平疣,咽部略光滑。前肢及掌、指部分约为体长之半,指端有吸盘及横沟,基部微具蹼。后肢长,趾端与指端同,但吸盘略小,外侧三趾的蹼较内侧发达,掌部和跛,部均有小疣粒。雄蛙有单咽下外声囊,咽部色深,鸣时鼓胀成球状;前肢第一指基部有浅棕色婚垫。
夜晚栖息在路旁的灌木上,日间匍伏在附近的石隙或洞穴内;在福建地区4、5月间,于大雨后的夜晚产卵。
生境分布
分布陕西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同属的Hyla regilla,其前头器官含糖原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生肌,止血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~2钱。外用:研末配散剂凋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陕西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霸王鞭
- 金银花子
- 浮海石
- 姜叶
- 金老梅花
- 金钩如意草
- 姜炭
- 榧花
- 凫肉
- 大花糙苏
- 金钱木根
- 辣椒叶
- 兰花
- 麦穗七
- 了哥王
- 堇宝莲叶
- 冷毒草
- 莲雾
- 青礞石
- 六方藤
- 金荞麦茎叶
- 流苏子根
- 栗叶
- 六月合
- 窿缘小叶桉
- 家兔骨
- 李子
- 大泡通叶
- 茖葱
- 骆驼蓬
- 毛八角枫
- 马鞍藤
- 猫儿黄金菊
- 毛蜂斗草
- 磨盘根
- 猫肉
- 毛叶轮环藤
- 马尾连
- 木鳖子根
- 南蛇藤果
- 南天竹
- 青桐翠木
- 木瓜根
- 飘拂草
- 牛泷草
- 石米
- 披散糖芥
- 铅霜
- 人尿
- 曲花紫堇
- 及己
- 三叶槭根
- 锦鸡
- 金盏菊
- 山韭
- 山麦冬
- 行夜
- 山杨柳
- 大画眉草花
- 山油麻
- 鲨鱼肉
- 石榴花
- 锈毛旋蒴苣苔
- 鼠肝
- 十三年花
- 水黾
- 水栀叶
- 穗花杉叶
- 金花蚤草
- 杏香兔耳风
- 原蚕沙
- 大果琉璃草
- 薄荷
- 椒蒿
- 金花茶叶
- 西南文殊兰
- 大理菊
- 肉桂油
- 凤眼果根
- 金盏银盘
- 方解石
- 浮石
- 凤眼果壳
- 叫姑姑
- 金老梅叶
- 冠唇花
- 橘根
- 水田七叶
- 汝兰
- 分枝火绒草
- 扶桑花
- 橘白
- 红葱
- 大唇香科科
- 夹蛇龟肉
- 石串莲
- 夜花藤
- 枫荷梨
- 锡叶藤
- 大鱼鳔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