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牙
《中华本草》:象牙
拼音注音
Xiànɡ Yá
英文名
Elephant tusk
出处
出自《药性论》;《本草衍义》:象牙,取口两边各出一牙,下垂夹鼻者,非口内食齿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牙齿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ephas maxim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:多以雕刻象牙时剩下的碎料供药用。
原形态
亚洲象,身体头庞大,体高可达2.5m,重可达5-6t。头长大,前额凹,颈短。耳较大,似蒲扇,向后遮盖颈部两侧,眼睛小。鼻吻呈圆筒形,突出甚长,舒展伸缩自如,可垂至地面,下面较细,末端为筒形,突出甚长,舒展伸缩自如,可垂到地面,下面较细,末端为鼻孔,杯口状,前缘有一指状突起,是持握器管。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,略向上翘,长达1.5-1.8m,全齿呈圆锥体状,每对象牙重约20kg。四肢粗壮,前肢5趾,后肢4趾,尾短而细。全身灰色或棕灰色,皮厚,皱褐多,稀疏地散生着粗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、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,山坡及稀树地带。具群居性,性喜水,早晨及夜晚觅食,爱吃野芭蕉芦类、棕叶芦、董棕、各种竹类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,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,数量不多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本品多呈碎屑状,形状极不规则。表面浅赤色或黄色,并有纵行的浅沟纹。内为银白色。片块状者,纵剖面有纵横交叉的波纹,横断面可见同心轮纹。质坚而脆。无臭,无味。以外面浅赤色、内面银白色、显油性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亚洲象的牙含磷酸钙(cealcium phosphate)57%-60%,牙基质含磷酸钙40%-43%,少量脂肪。牙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,是其特点。
性味
味甘;性寒
炮制
《开宝本草》:“刮取屑,细研。”屑为末,炙令黄。“《医宗金鉴》:“切碎。”《本草分经》:“锉屑煎服。”现行,取原药材除去杂质,或粉碎成细粉。贮干燥容器内,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
归经
心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镇惊;解毒生肌。主癫痫;惊风;骨蒸劳热;痈肿疮毒;咽喉肿痛;痔漏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-3g;或磨汁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磨汁涂。
复方
治杨梅疮成漏:象牙三钱,鳖甲、猬皮各一个。为未,枣肉九樱桃大,每一丸,空心小便化下,服七日后,仍用三味为末,猪胆汁调敷。(《医学入门》象牙丸)
各家论述
1.《海药本草》:主风痫热,骨蒸劳,诸疮等,并皆宜生屑入药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小便不通,生煎服之;小便多,烧灰饮下。3.《开宝本草》:主诸铁及杂物入肉,刮取屑,细研和水敷疮上。4.《医学入门》:生为末,主诸疮痔瘘,生肌填口最速。5.《本草经疏》:治恶疮,拔毒,长肉,生肌,去漏管。6.《本草正》:能清心肾之火,可疗惊悸风狂,骨蒸痰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象牙
拼音注音
Xiànɡ Yá
别名
象牙屑
来源
来自长鼻目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.(E. africanns capensis),以牙屑入药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定惊,拔毒生肌。用于惊风癫痫,热痰骨蒸;痈疮肿毒。
用法用量
0.5~1钱。
备注
本品多为加工雕刻象牙时刮下的碎屑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象牙
拼音注音
Xiànɡ Yá
出处
《药性论》
来源
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牙齿,多以雕刻象牙时剩下的碎料供药用。
非洲象的牙,亦同等入药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象皮"条。
形状
多呈碎屑状,形状极不规则。表面浅赤或黄色,并有纵行的浅沟纹。内为银白色。片块状者,纵剖面有纵横交叉的波纹,横断面可见同心轮纹。质坚而脆。无臭,无味。以外面浅赤色,内面银白色、显油性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含磷酸钙(57~60%)、牙基质(40~43%)及少量脂肪等。象牙含有机物较多,是其特点。
性味
甘,寒。
①《海药本草》:"寒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平。"
③《品汇精要》:"味淡,性平,无毒。"
④《纲目》:"甘,寒,无毒。"
归经
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肾二经。"
功能主治
清热镇惊,解毒生肌。治痫病惊悸,骨蒸痰热,痈肿疮毒,痔漏。
①《海药本草》:"主风痫热,骨蒸劳,诸疮等,并皆宜生屑入药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小便不通,生煎服之;小便多,烧灰饮下。"
③《开宝本草》:"主诸铁及杂物入肉,刮取屑,细研和水敷疮上。"
④《医学入门》:"生为末,主诸疮痔瘘,生肌填口最速。"
⑤《本草经疏》:"治恶疮,拔毒,长肉,生肌,去漏管。"
⑥《本草正》:"能清心肾之火,可疗惊悸风狂,骨蒸痰热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0.5~1钱;磨汁或入丸、散,外用:磨汁涂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治杨梅疮成漏:象牙三钱,鳖甲、猬皮各一个、为末,枣肉丸樱桃大,每一丸,空心小便化下,服七日后,仍用三味为末,猪胆汁调敷。(《医学入门》象牙丸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麦瓶草种子
- 山楂
- 银杏叶
- 小金钱草
- 灰贯众
- 建神曲
- 赛繁缕
- 莨菪
- 毛枝卷柏
- 玄参
- 蜜柑草
- 垂果大蒜芥
- 红马蹄草
- 胡颓子
- 萱藻
- 麒麟尾
- 檫树
- 测试
- 花叶矮陀陀
- 野蘑菇
- 对虾
- 倒扎龙
- 大头橐吾
- 婆罗门参
- 狭叶桃叶珊瑚
- 黄接骨丹
- 圆叶茅膏菜
- 乌梢蛇
- 滇瑞香
- 和合草
- 野柿花
- 独叶山兰
- 冰草白穗
- 滇杠柳
- 雷丸
- 石枫药
- 绵枣儿
- 野西瓜苗
- 崖松
- 血余
- 野苦荬菜
- 华南鳞盖蕨
- 细辛
- 止血丹
- 笔筒草
- 茶子木花
- 山蜡梅
- 金钗股
- 狼把草
- 丝线吊芙蓉
- 糯稻根
- 金盏菊根
- 水禾麻
- 苘实
- 山扁豆
- 盆架树
- 白绒草
- 红叶树
- 马乳
- 秤砣梨
- 地梢瓜
- 铅粉
- 灯台树果
- 使君子
- 山白龙
- 原蚕子
- 地瓜子
- 刺柏
- 纤毛婆婆纳
- 麻牛膝
- 芦叶
- 黑塔子叶
- 丁香根
- 三花枪刀药
- 牛骨
- 榛蘑
- 小肺筋草
- 莙荙子
- 银朱
- 红花岩松
- 鲛鱼皮
- 小南木香
- 南方红豆杉
- 野麦子
- 茅草叶
- 野芋叶
- 毛脉酸模
- 蚌
- 小茴香
- 毛柄短肠蕨
- 大过路黄
- 野葡萄根
- 莲须
- 百步还阳丹
- 水韩信草
- 黑壳楠
- 野菱
- 小贯众
- 小接骨丹
- 牛嗓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