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缘假瘤蕨
《中华本草》:波缘假瘤蕨
拼音注音
Bō Yuán Jiǎ Liú Ju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波缘假瘤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matopsis engleri(Luerss.)H.Ito[Polypodium engleri Luerss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0-30cm。根茎长,横生,与叶柄基部关节处密被棕色、狭披针形鳞片,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,基部圆形,边缘略具小齿。叶远生;叶柄细,长4-15cm,禾秆色,向上光滑;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0-20cm,宽2.5-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楔形,全缘或浅波状;中脉和侧脉两面均明显,侧脉斜展,小脉网状,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。孢子囊群圆形,位于中脉与叶边之间,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咳;散瘀。主感冒;小儿惊风;咳嗽;跌打损伤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蛋壳
- 竹叶艾
- 毛叶兔耳风
- 桑黄
- 萍蓬草子
- 蒲州豉
- 黑点草
- 光棍草
- 黄海葵
- 豨仙草
- 须叶藤叶
- 香果脂
- 珠芽半枝
- 蟹壳
- 小毛蓼
- 罗锅底
- 苦天茄叶
- 木菠萝
- 山漆树
- 总序绿绒蒿
- 革耳
- 枣槟榔
- 鲎尾
- 光决明
- 贯众叶溪边蕨
- 鬼点灯
- 大青草
- 豨莶草
- 舌状蜈蚣藻
- 血见愁老鹳草
- 矮叶书带蕨
- 狗枣猕猴桃
- 毛黄堇
- 古钩藤
- 鳗鲡鱼
- 百解马兜铃
- 中南星
- 耳草
- 鸡肝散
- 空青
- 金蛤蟆
- 桉树果
- 光里白
- 血榧
- 岗松
- 白苏
- 阿尔泰瑞香
- 白芷
- 锡兰肉桂
- 黄荆枝
- 山肉桂
- 百药煎
- 矮脚苦蒿
- 蚕蜕
- 罐嘴菜
- 痄腮树
- 马蔺叶
- 狗蚁草
- 西藏羊耳兰
- 苦葵鸦葱
- 过山龙
- 马缨杜鹃
- 空心木
- 两广瘤足蕨
- 翼枝榆
- 血余
- 千灵丹
- 狗牙根
- 无粉报春
- 总状土木香
- 高山栲
- 葛蕈
- 林背子
- 峨参
- 尖萼厚皮香
- 过山消根
- 鸡麻
- 光明盐
- 革叶茴芹
- 光裸星虫
- 空心泡
- 八角枫
- 西南石梓
- 峨屏草
- 古山龙
- 鸡眼草
- 血藤
- 狗爪樟
- 白鱼尾果
- 甘松
- 葛藟
- 斩妖剑
- 鸡大腿
- 钩钱草
- 空心莲子草
- 割舌罗
- 黄果茄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高山龙胆
- 隔山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