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魂草
《*辞典》:还魂草
拼音注音
Hái Hún Cǎo
别名
打不死
出处
《陕西草药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轮叶景天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,洗净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须根细。茎直立,不分枝。叶3~5片轮生或对生,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4~8厘米,宽2.5~3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波状疏齿,叶下常苍白色,几无柄。伞房花序顶生,花密生,顶为半圆球形,直径2.5~6厘米;萼片5,披针形,长约1毫米;花瓣5,黄白色、淡绿色至白色,矩圆状椭圆形,长4~5毫米;雄蕊10;鳞片条状楔形;心皮5,矩圆形。花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坡草丛中或沟边石块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安徽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至东北等地区。
性味
苦涩,平。
功能主治
解毒,消肿,止血。治创伤,无名肿毒,蛇咬及蝎螫。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绞汁涂。
复方
治蛇咬伤;鲜还魂草、土大黄、仙茅参、明矾各适量,捣成泥状,敷伤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瓜叶
- 鲎肉
- 橄榄露
- 功劳子
- 光叶地不容
- 水狗子
- 拐芹
- 枸骨子
- 红升丹
- 芭蕉头
- 五指毛桃果
- 灰锤
- 麻油
- 挂兰
- 鹤草芽
- 根辣
- 和筋草
- 华千金藤
- 狗乳汁
- 红芋
- 禾虫
- 滚山虫
- 黄皮叶
- 水将军
- 黑蒴
- 黄心果
- 大靛根
- 广东升麻
- 对对参
- 黄土
- 大麦苗
- 徐长卿
- 光慈姑
- 构树
- 六月雪
- 华东瘤足蕨
- 罂粟壳
- 水蜈蚣
- 鲎胆
- 拐枣七
- 鹤虱
- 凤尾参
- 干苔
- 黄麻
- 岗柃
- 葫芦藓
- 厚叶旋蒴苣苔
- 桑枝
- 黄花岩松
- 香槐
- 茉莉
- 黄麻梗虫
- 青鱼枕
- 有柄石韦
- 芦花
- 黄囊杓兰
- 红毛毡
- 广东土南星
- 蝴蝶果
- 凫肉
- 红毛鸡
- 鲩鱼胆
- 金刚刺
- 大叶马尾连
- 砂生槐
- 单花鸢尾
- 芭茅
- 穿鱼藤
- 葛叶
- 地草果
- 辫子草根
- 泥鳅滑液
- 马牙七
- 八月瓜
- 葫芦七
- 胡桃油
- 尖耳贯众
- 鸡肠
- 金瓜核
- 九龙盘
- 矩镰荚苜蓿
- 栗荴
- 龙利叶
- 麻黄根
- 蒙花皮
- 牛肚
- 牛尾菜
- 炮姜
- 水杨梅根
- 藤槐
- 铁线草
- 鼍甲
- 五龙皮
- 无患子
- 纤齿卫矛
- 小一把抓
- 缬草
- 辛参
- 野梨枝叶
- 圆瓣冷水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