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魂草
《*辞典》:还魂草
拼音注音
Hái Hún Cǎo
别名
打不死
出处
《陕西草药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轮叶景天的全草。夏、秋季采,洗净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须根细。茎直立,不分枝。叶3~5片轮生或对生,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4~8厘米,宽2.5~3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波状疏齿,叶下常苍白色,几无柄。伞房花序顶生,花密生,顶为半圆球形,直径2.5~6厘米;萼片5,披针形,长约1毫米;花瓣5,黄白色、淡绿色至白色,矩圆状椭圆形,长4~5毫米;雄蕊10;鳞片条状楔形;心皮5,矩圆形。花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坡草丛中或沟边石块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安徽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至东北等地区。
性味
苦涩,平。
功能主治
解毒,消肿,止血。治创伤,无名肿毒,蛇咬及蝎螫。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绞汁涂。
复方
治蛇咬伤;鲜还魂草、土大黄、仙茅参、明矾各适量,捣成泥状,敷伤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鹤脑
- 红藤蓼
- 荷包牡丹根
- 山油柑果实
- 红苕母子
- 红药子
- 四季青
- 四川苦丁茶
- 胡麻花
- 山棯根
- 山油麻
- 山珊瑚
- 山稗子根
- 蚶
- 花叶九节木
- 三张叶
- 三钻风
- 丝棉木叶
- 伤寒草根
- 山花生
- 辉葱
- 红花小独蒜
- 鹄绒毛
- 红车轴草
- 胡杨
- 胡颓子叶
- 山慈姑叶
- 山慈姑花
- 花拐藤根
- 三月泡
- 虎筋
- 山胡椒根
- 伞莎草
- 双剪菜
- 山豆花
- 灰蓟
- 环草石斛
- 松寄生
- 画眉草
- 松节
- 水半夏
- 海桑
- 红粘谷
- 红花锦鸡儿
- 黄水茄
- 山桂皮
- 山皮条
- 丝线吊芙蓉
- 红花点地梅
- 四棱杆
- 山小橘
- 山石榴
- 丝毛毛毡草
- 双叶金枪
- 四孢蘑菇
- 红菠菜
- 黄杞
- 山柰
- 三点金草
- 山牛蒡
- 山白菊
- 伸筋草
- 山芭蕉子
- 红辣槁树皮
- 少花腰骨藤
- 三爪龙
- 山牡丹
- 上石田螺
- 虎肾
- 娑罗子
- 胡黄连
- 荭草根
- 藿香
- 山白蜡条
- 虎肚
- 商陆叶
- 山乌珠
- 黄波罗果
- 黄杨
- 胡萝卜
- 山橿根
- 上山虎
- 升麻草
- 葫芦藓
- 虾蟆肝
- 唢呐花
- 黄瓜藤
- 山核桃仁
- 虎图辣
- 红花寄生
- 鲎胆
- 红莲子草
- 黄接骨丹
- 少年红
- 三叶莲
- 山芙蓉
- 蛤蟆草
- 十姊妹
- 豪猪肚
- 鹤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