烂泥蒿
《中华本草》:烂泥蒿
拼音注音
Làn Ní Hā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齿叶灯台报春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mula serratifolia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无毛,不被粉。根茎粗短,向下发出支根一丛,通常多达10余条。基生叶粗壮,丛生,薄膜质;叶柄长约1-2cm,两侧有宽翅;叶长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,长6-12cm,宽1.8-5cm,先端圆形,基部渐狭,下延至叶柄,边缘具啮蚀状三角形小牙齿。花葶1-2枚自叶丛中抽出,高12-25cm,有时可达45cm;顶生具5-10朵花的伞形花序,有时出现第2轮花序;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3-10mm;花梗长8-20mm,花时稍下弯,果时直立,长可达3cm;花萼钟形,长4-7mm,明显具5肋,分裂达全长的1/3-1/2,裂片卵状三角形或窄三角形;花冠黄色,冠檐直径1.8-2.5cm,裂片阔卵形或近扁圆形,全缘或先端具凹缺,通常自基部至先端有一橙黄色宽带;长花柱花:冠筒长8-10mm,自基部向上渐次增宽,雄蕊略低于冠筒中部,花柱长达喉部环状附属物;短花柱花:冠筒较狭窄,至喉部雄蕊着生处始骤然增宽;花柱长约2.5mm。蒴果卵球形,约与花萼等长。花期6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00-4000m的高山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西北部(贡山、维西、德钦、丽江、漾濞、大理)和西藏东南部(墨脱、察隅的察瓦龙)。
性味
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活血止痛。主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浸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李
- 滇绣球
- 假辣蓼
- 卵叶鳞始蕨
- 柳叶绣球菊
- 土金耳环
- 白苏子油
- 垂丝卫矛果
- 狗尾草
- 小悬钩子
- 杉叶藻
- 蟹壳
- 胡桃仁
- 夜吹箫
- 芦子
- 地红子根
- 西南菝葜
- 四棱通
- 厚皮树皮
- 地黄瓜
- 西南山茶
- 滇池海棠
- 刺梨叶
- 狗齿
- 狗牙贝
- 陆英
- 七叶一枝花
- 火焰兰
- 三月花
- 小灵丹
- 托腰散
- 三枝标
- 双肾草
- 百合
- 裸茎千里光
- 雷公连
- 小叶野决明
- 双籽棕
- 滇瑞香
- 咳喘木
- 四叶葎
- 滇绿豆
- 大四块瓦
- 云南铁丝莲
- 地锦苋
- 血经草
- 茅栗
- 滇南寄生
- 椴树
- 寻骨风
- 驴打滚儿草
- 积雪草
- 山稗子根
- 菱叶
- 红毛菍
- 小叶金花草
- 玉柏
- 金钱白花蛇
- 山羊油
- 金发草
- 蛤蜊
- 千年不烂心
- 大狼把草
- 冬葵
- 丝毛毛毡草
- 大叶千里光
- 蒺藜苗
- 铃当子
- 小石藓
- 滑叶跌打
- 糙苏
- 丝瓜叶
- 蓝花棘豆
- 射鸡尾
- 狭叶露珠草
- 树茭瓜果
- 台湾千金藤
- 叶底红
- 绿萼梅
- 桂丁
- 天水蚁草
- 杜鹃兰
- 旋柄茄
- 山玉桂
- 小灰包
- 桦菌芝
- 蓝花参
- 仙茅
- 宽尾石韦
- 杜父鱼
- 牯岭凤仙花
- 黄花远志
- 杏树根
- 鳞片水麻
- 小金挖耳
- 骆驼黄
- 金星草
- 老鹳草
- 林檎
- 大苞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