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甸沟瓣
《中华本草》:罗甸沟瓣
拼音注音
Luó Diàn Gōu Bà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罗甸沟瓣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yptopetalum feddei(Levl.) Hou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罗甸沟瓣 常绿灌木,高约1m。叶对生;叶柄短,长约5mm;叶厚纸质,长方形、卵状长方形或近窄椭圆形,长10-22cm,宽2-8cm,先端偏斜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疏浅波齿,叶面有时微皱。聚伞花序1-3次分枝,花序梗长2-4cm,花梗长4-10mm;花白绿色,直径8-10mm,4基数;花萼肾圆形;花瓣近圆形;雄蕊插生花盘的凸起宽边上,花丝细长,花药熟时近顶端平裂;子房包围于花盘的宽边内,仅花柱外露,柱头不扩大。蒴果近球形,长1.2-1.5cm,灰白色,密被糠秕状细瘤块;果梗长4-10mm,果裂时,果皮内层伸出成假轴。种子每室1颗,长方宽椭圆形,长约12mm,径约8mm,棕色,有3分枝的浅色种脊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800m的山坡林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辛;苦;平
功能主治
活血消症;利水消肿。主肝硬化腹水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粗灰钉
- 番石榴果
- 川桂
- 榕树胶汁
- 焦槟榔
- 狗筋蔓
- 苦玄参
- 八角莲
- 赤车使者根
- 白石榴根
- 总序绿绒蒿
- 油胡桃
- 过岗龙
- 苹婆
- 桔梗
- 石豇豆
- 自消容根
- 六叶龙胆
- 黄瓜皮
- 大树甘草
- 水竹叶
- 羊蹄甲
- 天蓝苜蓿
- 露蜂房
- 莲子
- 泡花树
- 火绒草
- 水菖蒲
- 水狗子
- 甘遂
- 大四块瓦
- 砂仁壳
- 无花果
- 挖耳草根
- 龙须眼子菜
- 乳腐
- 海蚯蚓
- 马齿苋子
- 三七
- 天青地白
- 獭肝
- 毛车藤
- 玫瑰茄
- 木鳖子
- 糖茶藨
- 芦花
- 豆豉草
- 蜈蚣草根
- 太平莓
- 红石耳
- 橘皮
- 篦梳剑
- 小叶薄荷
- 敦盛草
- 常春藤
- 鮧鱼
- 黑珠芽薯蓣
- 无尾果
- 山狸子肉
- 罗汉果根
- 牛肋巴
- 女贞叶
- 蝲蛄石
- 风箱树花
- 兴安毛连菜花
- 灵砂
- 异株百里香
- 坠桃草
- 梁王茶
- 毛菊苣
- 百里香
- 桃儿七果
- 红叶树子
- 阳桃根
- 旱冬瓜
- 狗牙根
- 四季素馨花
- 钓樟枝叶
- 多穗蓼
- 苦壶卢子
- 甘草头
- 马缨杜鹃
- 山小橘
- 石龙芮子
- 牛白藤根
- 野桂皮
- 钩藤根
- 金线包
- 蒙古马兰
- 打虫果
- 山兵豆
- 吊岩风
- 野苦梨
- 花脸细辛
- 麻蕡
- 水苎麻
- 刺天茄叶
- 大乌爪金龙
- 独脚金
- 尖叶唐松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