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甸沟瓣
《中华本草》:罗甸沟瓣
拼音注音
Luó Diàn Gōu Bà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罗甸沟瓣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yptopetalum feddei(Levl.) Hou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罗甸沟瓣 常绿灌木,高约1m。叶对生;叶柄短,长约5mm;叶厚纸质,长方形、卵状长方形或近窄椭圆形,长10-22cm,宽2-8cm,先端偏斜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有疏浅波齿,叶面有时微皱。聚伞花序1-3次分枝,花序梗长2-4cm,花梗长4-10mm;花白绿色,直径8-10mm,4基数;花萼肾圆形;花瓣近圆形;雄蕊插生花盘的凸起宽边上,花丝细长,花药熟时近顶端平裂;子房包围于花盘的宽边内,仅花柱外露,柱头不扩大。蒴果近球形,长1.2-1.5cm,灰白色,密被糠秕状细瘤块;果梗长4-10mm,果裂时,果皮内层伸出成假轴。种子每室1颗,长方宽椭圆形,长约12mm,径约8mm,棕色,有3分枝的浅色种脊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800m的山坡林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辛;苦;平
功能主治
活血消症;利水消肿。主肝硬化腹水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落地金钱
- 竹鱼
- 芦竹笋
- 狼牙委陵菜
- 丽江黄芩
- 罗望子叶黄檀
- 芦竹箨
- 萝芒树皮
- 矮卫矛
- 白药子
- 雀卵
- 螺厣草
- 白鱼尾
- 冬凌草
- 蛤壳
- 向日葵茎髓
- 苜蓿根
- 双参
- 水禾麻
- 落霜红
- 两面针
- 亮叶桦皮
- 可爱复叶耳蕨
- 蓝玉簪龙胆
- 两色鳞毛蕨
- 漏斗苣苔
- 两广瘤足蕨
- 綟木
- 大花卫矛果
- 三角泡
- 倒莓子
- 附地菜
- 绳藻
- 陆英果实
- 水松枝叶
- 茖葱
- 两栖蓼
- 巴豆
- 姜三七
- 芦子藤
- 两面刺
- 临时救
- 芦山藤
- 密脉鹅掌柴
- 扭肚藤
- 灵香蒿
- 黄葵
- 绿叶五味子
- 蜡瓣花
- 大麦泡
- 白鹇
- 葎草果穗
- 荔枝
- 犁头草
- 地膏药
- 棱枝卫矛
- 罗勒根
- 蝙蝠葛根
- 两面青
- 野牡丹根
- 蓝实
- 窿缘小叶桉
- 篱天剑
- 八角莲
- 大金发藓
- 犁头尖
- 莲座革菌
- 昙花
- 卵叶鳞始蕨
- 鹅内金
- 豹肉
- 土黄连
- 多头苦荬
- 枯萝卜
- 苕叶细辛
- 野苎麻
- 辣椒叶
- 蕗蕨
- 类梧桐
- 罗盖叶
- 鹅蛋壳
- 炉甘石
- 百花锦蛇
- 硫化铅
- 硫黄菌
- 椋子木
- 痢止蒿
- 落叶梅
- 硫黄
- 山蚂蝗
- 韩信草
- 鸭公藤
- 鸡心七
- 麻柳树根
- 乌蛇卵
- 水八角莲
- 杜鹃花根
- 露蜂房
- 太平莓
- 威灵仙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