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丝木通
《中华本草》:金丝木通
拼音注音
Jīn Sī Mù Tōnɡ
别名
野木通、金毛木通、铁脚威灵、山棉花
英文名
all-grass of Loureiro Clematis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金毛铁线的藤茎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matis chrysocoma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金毛铁线莲,木质藤本,或呈灌木状。茎枝圆柱形,有纵条纹,小枝密生黄色短柔毛,后脱落变无毛。叶对生,或数叶与花一同自腋芽长出,呈簇生状;叶柄长2-6.5cm;小叶片革质或薄革质,2-3裂,边缘疏生粗牙齿;中央小叶片卵形、菱状倒卵形或倒卵形,长2-6cm,宽1.5-4.5cm;侧生小叶片较小,卵形、卵圆形或倒卵形,稍偏斜,两面密生绢状毛,下面毛尤密。花1-5朵出自腋芽,簇生,有时3-5朵成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幼枝上,花序梗长4-12cm,花梗长3-10cm,密生黄色短柔毛,花直径3-6cm;两性;萼片4,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1.5-4cm,宽0.8-2.5cm,白色、粉红色或带紫红色,外面被短柔毛,内面无毛;花瓣无;雄蕊多数,无毛;心皮多数,被毛。瘦果扁,卵形或倒卵形,长4-5mm,被绢状毛,宿存花柱羽毛状,长达3.5cm,羽毛呈金黄色。花期4-7月,果期7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200m的山坡、山谷的灌木丛中、林下或林边,或河谷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南部和西部、贵州西部、云南。
性味
味甘;淡;性平
归经
归肝;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水;活血通经;祛风除湿。主小便不利;水肿;湿热淋证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风火上炎;眼赤疼痛;闭经;疥癞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鲜品捣烂敷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丝木通
拼音注音
Jīn Sī Mù Tōnɡ
别名
山棉花、风藤草
来源
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金毛铁线莲Clematis chrysocoma Franch.,以根、茎或全株入药。秋季采带根全株。去泥土、节及茎上粗皮,切片晒干。
性味
根、茎:甘、微苦,平。
花:淡,平。
功能主治
根、茎:利尿消肿,祛风湿,活血化瘀。用于肾炎水肿,小便不利,风湿关节炎,闭经,跌打损伤,骨折。
花:止血,止带。用于鼻衄,崩漏,白带;外用治烧烫伤。
用法用量
根、茎:3~5钱,外用适量,鲜根捣烂敷患处。
花:0.5~1钱,微火炒黄研末吞服,外用适量,烧灰存性,麻油调匀外搽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金丝木通
拼音注音
Jīn Sī Mù Tōnɡ
别名
紫木通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毛莨科植物金丝木通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木质藤本。须根较多。叶对生,稍呈盾状,卵状披针形,长10~15厘米,宽5~8厘米。总状花序生于叶腋,花淡黄色或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边较阴湿的地方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温,苦辛。
功能主治
舒筋活络,消炎利尿。治风湿关节炎,腰腿痛,肾炎水肿,尿路感染,膀胱炎,尿道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复方
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:金丝木通、黑皮跌打、苦楝藤。泡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绢毛菊
- 卷耳
- 姜黄草
- 桂皮
- 紫藤根
- 菊芋
- 剑皮树菌
- 角茴香
- 广东耳草
- 枸杞子
- 凸额马先蒿
- 剑叶紫金牛
- 黄细辛
- 棘针
- 密陀僧
- 乌骚风
- 牛耳大黄叶
- 掐不齐
- 花椒
- 娃娃拳
- 家麻树
- 矮叶书带蕨
- 地黄瓜
- 乌骨麻
- 吴茱萸根
- 紫金标
- 金不换
- 网脉旋蒴苣苔
- 鸥
- 荠薴
- 乔木紫珠
- 贵州落地金钱
- 长柄秋海棠
- 鹊
- 长叶柄野扇花
- 八角枫根
- 黄草乌
- 红直獐牙菜
- 黄根
- 鬼目
- 亮叶桦皮
- 广西九里香根
- 黄果茄
- 白栎蔀
- 双肾藤
- 南瓜根
- 秦艽
- 刺蜜
- 厚朴子
- 楸木皮
- 甘草节
- 黄藤叶
- 荞麦
- 半边菜
- 狗脑
- 九里香
- 猪毛
- 黄斑龙胆
- 鸡内金
- 葫芦茶
- 杜梨
- 太白三七
- 红根草
- 头巾草
- 七叶胆
- 祁连山圆柏
- 鸱鸺
- 大叶山桂
- 吐铁
- 枇杷
- 雪参
- 乌龙摆尾
- 普贤菜
- 牛皮
- 鳕鱼
- 乌头叶蛇葡萄
- 土马鬃
- 荷莲豆草
- 华中五味子
- 崖松
- 野核桃仁
- 水冬瓜
- 银柴胡
- 海马
- 水玉簪
- 鱼香根
- 狭叶海金沙
- 红参
- 广东万年青
- 地黄花
- 裕民贝母
- 华风车子
- 黄花苜蓿
- 对马耳蕨
- 黄桷叶
- 绵羊角
- 华南铁角蕨
- 冬青子
- 荭草
- 太白鹿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