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柏
《中华本草》:海柏
拼音注音
Hǎi Bǎ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隐丝藻科植物海柏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opes polyideoides Oka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藻体暗红紫色,软骨质,丛生,高5-15cm,宽约2mm,直立,基部圆柱形,色深较硬,上部略扁,色浅稍软,二叉分枝如帚状,枝端钝头。枝体上常有轻微缢缩处,偶有小育枝、髓部丝状细胞连成网状,疏松,皮层细胞小,紧集成链状。四分孢子囊群生于分枝上部,囊果色深,微凸呈小颗粒状。固着器圆盘状。藻体衰老时变黄,干燥后变为角质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潮内带或低潮带的岩石上和石沼中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东南沿海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藻体深紫红色或淡黄色,丛生,长5-15cm,鲜时软骨质,干后呈角质。基部圆柱形,有圆盘状固着器,上部略压扁。二叉分枝,顶端钝。藻体常有轻微的窄缩处,并偶见小育枝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
性味
甘;咸;寒
功能主治
清热泻火;缓下通便。主胃肠炎;胃痛;高血压病;慢性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扁藤
- 山椒草
- 山稔根
- 山鸡腿
- 湖北地黄
- 红麸杨根
- 四里麻
- 绢毛苣
- 疏叶当归
- 海门冬
- 石蒜
- 海螺
- 桑霜
- 少花柏拉木
- 苏合香
- 榔榆皮
- 哈蟆油
- 胡葱
- 樟
- 山香圆
- 麻羊藤
- 莲生桂子花
- 金腰燕
- 云南柴桂
- 浆果苋
- 黄粱米
- 水枇杷
- 山木通
- 灌木蒲桃
- 照山白
- 节节草
- 山柏
- 沙红柳
- 木莲
- 绵萆薢
- 金边兔耳
- 金银花露
- 皂荚根皮
- 珊瑚冬青
- 灵香草
- 垂花胡枝子
- 鲎
- 猪耳掌
- 海仙人掌
- 红瑞木
- 石羊菜
- 龙须眼子菜
- 鸭头
- 七星鱼
- 肾子藤
- 穗花杉根
- 深裂黄草乌
- 棕榈根
- 黄葵
- 山五味子根
- 双籽棕
- 花蜘蛛
- 羊角纽花
- 黄山五叶参
- 苏土藁本
- 山茱萸
- 猴接骨草
- 苦楝菌
- 白苞筋骨草
- 琴唇万带兰
- 落马衣
- 桂花
- 莼菜
- 火炮草果
- 狐心
- 入地金牛
- 高粱乌米
- 接骨木叶
- 飞天蜈蚣
- 鸬鹚(鸬鹚)
- 十萼茄
- 野梨枝叶
- 散血芹
- 千打锤
- 鸭屎树
- 打虫果
- 枯萝卜
- 小倒钩藤
- 乳腐
- 枇杷叶露
- 乌桕木根皮
- 大九股牛
- 蜈蚣刺
- 火殃簕
- 三股筋
- 草地黄芩
- 八宝茶
- 马鞍叶
- 狗胆
- 蜘蛛果茎叶
- 凤仙花
- 白钩藤
- 风箱树
- 栗毛球
- 喉痧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