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秆蹄盖蕨
《中华本草》:禾秆蹄盖蕨
拼音注音
Hé Gǎn Tí Gài Jué
别名
尖裂蹄盖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蹄盖蕨科植物禾秆蹄盖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thyrium yokoscense(Franch.et Sav.)Christ[Asplenium yokoscense Franch.et Sav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须根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40-70cm。根茎短而粗,直立,顶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淡棕色、中间黑棕色、边缘淡棕色、线状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-40cm,淡禾秆色;叶片厚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20-30cm,宽10-18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不变狭,仅叶轴和羽轴下面略被线形小鳞片或短粗毛,二回羽状深裂或三回浅裂;羽片狭披针形,10-17对,无柄,基部1-2对略缩短,中部的长7-9cm,宽1.5-2cm,尾状渐尖,羽状深裂;小羽片长圆形,10-15对,长1-10mm,基部上侧凸起,彼此分离,以狭翅与羽轴合生,先端尖,边缘有粗齿或浅裂,裂片顶部有2-3个短尖齿;侧脉在小羽片上分叉,下面明显。孢子囊群近圆形或椭圆形;囊群盖马蹄形、椭圆形或弯钩形,膜质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800m的林缘岩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驱虫;止血。主蛔虫病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晒干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柱果木榄叶
- 荫风轮
- 兜兰
- 大三叶升麻
- 茴香茎叶
- 茅苍术
- 睡菜根
- 小败火草
- 矮茎冷水花
- 杜鹃花叶
- 肉桂
- 小叶爱楠
- 红扁藤
- 牛心果
- 黄芦木
- 花生壳
- 藿香露
- 人中黄
- 三加皮
- 楮叶
- 柿蒂
- 大千生
- 南酸枣
- 药绿柴
- 野猪胆
- 山陀螺
- 龙脑膏香
- 砂茴香子
- 角蒿
- 心胆草
- 矮脚苦蒿
- 雀榕叶
- 马桂花
- 变色红菇
- 狗血
- 红梗草根
- 巴茅果
- 八角乌
- 疣果冷水花
- 铁苋
- 枇杷叶
- 小果卫矛
- 水茄冬叶
- 麻栎
- 獭肝
- 掌裂秋海棠
- 吹风藤
- 玫瑰茄
- 宽叶杜香
- 云苔草
- 五叶藤
- 黄瘤孢
- 贯众
- 胖血藤
- 棱叶韭
- 白叶花柴
- 豌豆
- 旱柳叶
- 黄鼠狼
- 长筒马先蒿
- 辐射石豆兰
- 七星剑
- 绿玉树
- 千叶独活根
- 凤眼果根
- 鞑新菊
- 野苜蓿
- 大铁扫把
- 粉叶地锦
- 龙爪树
- 薤白
- 蘘荷子
- 海蟹壳
- 苏黄耆
- 樗鸡
- 大叶金锦香
- 越南樟皮
- 蔓荆子叶
- 西藏凤仙花
- 光刺兔唇花
- 山胡椒
- 峨参叶
- 岩凤尾蕨
- 女儿红根
- 黄瓜仁草
- 山橙叶
- 木香花
- 鸡骨菜
- 鸭公青
- 桐木
- 苦良姜
- 玉叶金花
- 伊贝母
- 水竹叶
- 宽筋藤
- 黄瓜子
- 山桐子
- 银线草
- 了哥王子
- 车前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