柠鸡儿果
《*辞典》:柠鸡儿果
拼音注音
Nínɡ Jī ér Guǒ
出处
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小叶锦鸡儿的果实。果实将成熟时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分枝矮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树皮黄灰色,幼时黄白色;枝幼时被毛;长枝上的托叶宿存并硬化成针刺状,长约3~10毫米;双数羽状复叶,小叶5~10对,倒卵形或近椭圆形,长3~10毫米,宽1~8毫米,先端钝或浅凹,具细针尖头,幼时被丝质短柔毛,后仅被极疏短柔毛。花单生,长20~25毫米;花梗被丝质短柔毛,长1厘米,近中部有关节;花萼钟状,长9~12毫米,宽5~7毫米,密生短柔毛,基部偏斜,萼齿阔三角形,长约3毫米,边缘密生短柔毛;花冠黄色,旗瓣近圆形,龙骨瓣的耳不明显。荚果扁,线形,具急尖头,长4~5厘米,阔5~7毫米,无毛。花期6~7月。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岸边草地、沙丘与干燥坡地。分布东北、华北和陕西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治咽喉肿痛。
复方
治咽喉肿痛:小叶锦鸡儿果、当药、蒲公英各等分。共研细末。每次五分,开水送服。
备注
本植物的全草(柠条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麻口皮子药
- 鼠牙半支
- 片姜黄
- 破布木
- 菩提树皮
- 蒲儿根
- 蓬莱葛
- 麻叶绣球果
- 南瓜瓤
- 南粤马兜铃
- 马牙半支
- 蛇百子
- 麻牛膝
- 鸥
- 麻黄
- 鼠肾
- 奴柘刺
- 拿虎
- 盘肠草
- 马肝
- 麻栎
- 鼠妇
- 南蛇簕
- 南鹤虱
- 女娄菜根
- 麻叶
- 麻腐
- 女儿红根
- 蜀葵叶薯蓣
- 赛北紫堇
- 麦冬
- 念珠根黄芩
- 楠木
- 马蹄蕨
- 铺地黍
- 麋骨
- 顺地红
- 鼠妇画眉草
- 南蛇藤根
- 爬山豆根
- 破布草
- 马蹄荷根
- 鮸鱼
- 麦瓶草
- 麻叶荨麻
- 麻雀脑
- 麻鱼肉
- 南瓜花
- 牛口涎
- 苹果叶
- 藕
- 葡萄
- 马铃根
- 酸不溜根
- 酸果藤
- 麋肉
- 麦奴
- 海蛇
- 藕蔤
- 粃壳草
- 蒲棒
- 南山藤
- 狍茸
- 拟囊果芹
- 破碗掌脚树
- 马耳草
- 蛇葡萄根
- 爬山虎
- 扭子菜
- 瓶耳小草
- 破骨风
- 硼砂
- 胖儿草
- 蛇床子
- 蛇目菊
- 螃蟹七
- 螃蟹脚
- 马鞍藤
- 马骨节
- 马鬃参
- 麻花
- 拟进里香
- 蓬莪术
- 鲨鱼肝
- 皮袋香根
- 胖大海
- 麋茸
- 藨寄生
- 赛番红花
- 麻糖风
- 欧当归
- 瓶蕨
- 挪挪果
- 胖树根
- 牛儿藤
- 蒲黄滓
- 酸枣根皮
- 假通草树皮
- 麦饭石
- 鲨鱼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