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叶竹根七
《中华本草》:长叶竹根七
拼音注音
Chánɡ Yè Zhú Gēn Qī
别名
黄精、三子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竹根七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sporopsis longifolia Craib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鲜用或蒸后晒干。
原形态
长叶竹根七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60-100cm,无毛。根茎连珠状,粗l-2cm。叶互生,具短柄;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被针形,长10-20(-27)cm,宽2.5-6(-10)cm,先端长渐尖或稍尾状,两面无毛。花5-10朵,簇生于叶腋,白色,近直立;花梗长12-15mm,无毛;花被长8-10mm;由于花被筒口部缢缩而略带葫芦形,裂片6,狭椭圆形,长4-6mm;副花冠裂片肉质;花药线形,长2.5-3mm,基部叉开,花丝极短,着生于副花冠裂片先端凹缺处;雌蕊长约4mm,花柱短,子房锥形。浆果三角状球形,熟时白色,具2-5颗种子。花期5一6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-1760m的林下、灌丛下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呈连珠状,直径1-2cm,节间较密集,外表面深黄色,有时带绿色。质坚硬,未干者较柔韧。折断面淡棕色,角质样。气微,味微甜,有粘性。
性味
味甘;微辛;性平
功能主治
益气养阴润肺;活血。主病后体虚;阴虚肺燥;咳嗽痰粘;咽干口渴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喜鹊肉
- 牛脂
- 柿花
- 红川乌
- 红鬼笔
- 水边指甲花
- 降香
- 冷蕨子草
- 大马蓼
- 插田泡
- 歪脖子果
- 脓见愁
- 蚂蚁
- 西南金刚藤
- 亮叶冬青
- 华东瘤足蕨
- 越西川木香
- 苦草
- 驴蹄草
- 唇香草
- 蜀葵
- 绢毛石花
- 三叶乌蔹莓
- 陈火腿骨
- 红郎伞
- 马桑树皮
- 青通草
- 蜘蛛网
- 山野豌豆
- 蟹爪
- 挖耳子草
- 梓实
- 紫金血藤
- 乳腐
- 山梅花
- 总状绿绒蒿
- 小泡通树
- 硫黄菌
- 竹芋
- 琴叶榕
- 假酸浆
- 卷丹
- 梧桐白皮
- 天名精
- 高粱泡
- 飞蛾七
- 高山唐松草
- 山莨菪
- 高粱泡叶
- 大叶沿阶草
- 穿山龙
- 偷筋草
- 楮实
- 赤楠蒲桃叶
- 补骨脂
- 菜豆树
- 大叶紫薇
- 大金发藓
- 野芫荽
- 铜脚威灵仙
- 牛蹄甲
- 刺楸
- 华东木蓝
- 橘核
- 蝼蛄
- 骨把
- 老鸦胆叶
- 虫实
- 梁王茶
- 万丈深
- 莱菔子
- 翠雀花
- 松球
- 虎头兰
- 琼枝
- 鹅内金
- 金粉蕨
- 中华短肠蕨
- 旋花苗
- 黄楝树
- 接骨仙桃
- 挖耳草根
- 过路惊
- 小狼毒
- 樟梨子
- 豪猪肉
- 火焰草
- 华千金藤
- 理肺散
- 海蕴
- 东方荚果蕨
- 巴东岩白菜
- 蕙兰
- 寄生黄
- 多穗石柯茎
- 川木通
- 鹈鹕嘴
- 花叶九节木
- 十三年花
- 醋柳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