豌豆七
《中华本草》:豌豆七
拼音注音
Wān Dòu Qī
别名
白三七、一代宗、打不死、还阳参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景天科植物菱叶红景天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iola henryi(Diels)S.H.Fu[Sedum henryi Diels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菱叶红景天 多年生草本,高30-40cm。全株无毛。根颈肉质,肥厚,褐色,被有披针状三角形鳞片。茎直立,单一或成丛,淡绿色。叶3片轮生,无柄;叶片卵状菱形至椭圆状菱形,长1-3cm,宽0.8-2cm,先端急尖,基部宽楔形至圆形,边缘有疏锯齿,膜质。聚伞圆锥花序,雌雄异株;雄花萼片4,线状披针形,长约1mm;花瓣4,黄绿色,长圆状披针形,长2mm;雄蕊8,2轮,淡黄绿色;雌花花萼、花瓣数同雄花,花瓣线状长圆形,鳞片4,褐色,匙状四方形,先端微缺;心皮4,花柱长4.5-5mm,基部稍合生。蓇葖果,上部叉开呈星芒状。种子狭卵形至长圆形,褐色,两端有翅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300m的山坡沟边阴湿岩石上或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微辛;甘;涩;平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散瘀止痛;止血;安神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;月经不调;痛经;失眠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豌豆七
拼音注音
Wān Dòu Qī
别名
白三七[陕西]、还阳参、三匹七、打不死、一代宗、接骨丹、三步接骨丹、姜皮矮陀陀、玉蝴蝶[云南昆明]
来源
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豌豆七Rhodiola henryi (Diels) Fu [Sedum yunnanense Franch. var. henryi (Diels) Hamet],以根皮及全草入药。夏秋采,晒干或鲜用。
性味
苦、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止泻痢,消肿止痛。用于痢疾,腹泻,喉炎,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。
用法用量
1~3钱,水煎或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皮
- 落葵花
- 白背三七茎叶
- 百灵草
- 百脉根
- 白云瓜皮
- 百蕊草
- 淡菜
- 菠菜
- 侧耳
- 大红毛叶
- 海木
- 大麦奴
- 苦壶卢蔓
- 海莲叶
- 广藿香
- 黄花香
- 金丝木通
- 华紫报春花
- 灰菜
- 鸡谷草
- 狼肉
- 马蔺花
- 石韦根
- 牛奶柴
- 毛赤车
- 牡丹花
- 青杠碗
- 肉豆蔻
- 蚯疽草
- 石刁柏
- 石床
- 元宝槭
- 铜棒锤
- 土丹参
- 无花果
- 万年青花
- 小扁草
- 细叶大戟
- 小大黄
- 兴安升麻
- 雪上一支蒿
- 野芋实
- 郁金香
- 榆树
- 蚱蜢
- 鳣鱼肝
- 地石榴花
- 柳叶卫矛
- 倒赤伞
- 金边莲
- 宽穗兔耳风
- 昆明水金凤
- 百草霜
- 圆柏
- 黄山五叶参
- 炉甘石
- 山杜仲
- 红楠
- 广西莲座蕨
- 黄秋葵根
- 金老梅叶
- 华山矾果
- 萝芙木
- 土茶
- 向日葵茎髓
- 绣线菊叶
- 柳叶藓
- 刻裂紫堇
- 太白贝母
- 菰米
- 枝儿条
- 樱桃根
- 小白撑
- 黄花地桃花
- 滇竹根七
- 广东升麻
- 山芭蕉子
- 垂穗荛花
- 毛八角枫
- 楮茎
- 大夜关门根
- 山沉香
- 小叶眼树莲
- 水湿柳叶菜
- 火绳树
- 臂形草
- 党参
- 胡桃壳
- 疳积草
- 割舌罗
- 高粱泡根
- 鹿头肉
- 女儿红根
- 蕲蛇
- 岩白菜素
- 一枝蒿
- 棕榈
- 小一口血
- 九里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