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樟
《中华本草》:大叶樟
拼音注音
Dà Yè Zhā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锈叶新木姜子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olitsea camndiana Lec.[N.ferruginea Merr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锈叶新木姜子乔木,高8-12m。小枝轮生或近轮生,幼时密被锈色绒毛;顶芽卵形,鳞片外面被锈色短柔毛。叶3-5片近轮生;叶柄长1-1.5cm,密被锈色绒毛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、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0-17cm,宽3-6cm,先端近尾状渐尖或尖,基部楔形,革质,幼叶两面密被锈色绒毛,后毛渐脱落,老时上面仅基部中脉有柔毛,下面沿脉有柔毛外,其余均无毛。伞形花序多个簇生于叶腋或枝侧;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花被片4,卵形,外面和边缘密被锈色长柔毛,内面基部有长柔毛;能育雄蕊6,外露,花丝基部有长柔毛,退化雌蕊无毛,花柱细长;雌花花被条形或卵状披针形,退化雄蕊基部有柔毛,子房卵圆形,无毛或有稀疏柔毛,花柱有柔毛,柱头盾状,2裂。果球形,直径8-10mm;果托扁平盘状,直径2-3mm,边缘常残留有花被片,果梗长约7mm,有柔毛。花期10-12月,果熟期翌年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混交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辛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湿止痒。主痈疽肿毒;湿疮疥癣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昏鸡头
- 对马耳蕨根
- 大叶钩藤根
- 大母猪藤
- 大田基黄
- 多裂委陵菜
- 对马耳蕨
- 大烟锅草
- 大萼鹿角藤
- 大风艾
- 大榆蘑
- 大过路黄
- 大驳骨
- 大冷水麻
- 大头橐吾
- 大良姜
- 大透骨消
- 石碱
- 倒扣草
- 倒罐子根
- 倒莓子
- 冬瓜叶
- 地乌
- 地梅子
- 地椒
- 多头苦荬
- 丁公藤
- 石豇豆
- 红花雪莲花
- 丁香树皮
- 倒吊笔
- 兜冠黄共享
- 冬菇
- 西瓜黑霜
- 冬葵果
- 冻青叶
- 刀口药
- 吊干麻
- 狭头橐吾
- 地胆
- 地苏木
- 地锦
- 地锦草
- 地黄连
- 地棠花
- 大青木
- 打破碗花花
- 大山玄参
- 大丁草
- 大马哈鱼
- 大鳞毛蕨
- 大黄蜂子
- 大苞寄生
- 大叶山桂
- 大叶熊巴掌
- 大地棕根
- 大唇马先蒿
- 大羽藓
- 大肺经草
- 大细辛
- 丁香蓼根
- 东风菜
- 倒根野苏
- 单花山竹子
- 齿瓣石豆兰
- 东北堇菜
- 倒插花
- 冬葵叶
- 单头紫菀
- 吊灯花叶
- 橡实壳
- 地菍
- 地麻黄
- 地龙
- 大风药叶
- 大二郎箭
- 大叶桉
- 大黄草
- 大叶藤
- 大叶钓樟
- 大对经草
- 多裂独活
- 定草根
- 大蓑衣藤根
- 大红花点地梅
- 大叶钩藤
- 大木通
- 大花卫矛果
- 大一面镙
- 大叶白花灯笼
- 断板龟
- 大青根
- 地丁
- 弹刀子菜
- 大鲵
- 大叶骨碎补
- 大还魂草
- 大箭
- 大地柏枝
- 断线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