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掌揪根
《中华本草》:鹅掌揪根
拼音注音
é Zhǎnɡ Jiū Gēn
英文名
Root of Chinese Tuliptree, Chinese Tuliptree
出处
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揪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Liriodendron chinensis(Hemsl.)Sarg.2.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尽泥土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落叶乔木,高达40m。树皮黑褐色,纵裂。叶互生;叶柄长4-8cm;托叶和叶柄分离;叶片呈马褂形,长4-18cm,宽2.5-20cm,先端平截或微凹,基部圆形或浅心形,近基部具1对侧裂片。花单生于枝顶,杯状,花被9片,近相等,外轮3片绿色,萼片状,外展,内两轮6片,直立,外面绿色具黄色纵条纹;雄蕊多数,密叠于一纺锤状中柱上。聚合果卵状圆锥形,小坚果先端延伸成翅,连翅长2-3cm。种子1-2。花期5月,果期9-10月。2.乔木,高50-60m。树皮深纵裂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,常具白粉。叶互生;叶柄长5-10cm ;托叶和叶柄分离;叶片马褂状,长7-12cm,宽8-18cm,先端2浅裂,近基部2-3侧裂,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,后脱落。花杯状,长4-5cm:花被9片,外轮3片绿色,萼片状,向外开展,内两轮6片,绿黄色,内面中部以下有一橙黄色蜜腺;雄蕊多数,花药较花丝长;雌蕊多数,黄绿色,花时不伸出花被之外。聚合果纺锤形,长约7cm;小坚果有长而窄的翅,果连翅长约8cm。种子1-2粒,具薄而干燥的种皮。花期5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地林中,或成小片纯林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南部一些城市常栽培供观赏。2.我国南部各大城市有引种栽培,供观赏。原产北美东南部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湿;强筋骨。主风湿关节痛;肌肉痿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豹骨
- 蔛草
- 木虾公
- 紫苏叶
- 马肝
- 厚朴
- 软枣子
- 青粱米
- 朱蕉
- 乌榄核
- 离根香
- 黑汉条
- 泡桐树皮
- 绵参
- 三消草
- 黄山五叶参
- 南牡蒿
- 黑豆衣
- 楮实
- 蚬壳
- 红毛毡
- 蛇王藤
- 核桃叶
- 木瓜核
- 满树星
- 四方拳草
- 丽子藤
- 过山龙
- 使君子根
- 高粱米糠
- 华山矾根
- 异木患
- 蝎子七
- 露蜂房
- 螳螂跌打
- 草蜘蛛
- 野大豆藤
- 午香草
- 支柱蓼
- 黄花木
- 土燕窝泥
- 蓬莱草
- 黄花小二仙草
- 构皮麻
- 山莨菪
- 榕树皮
- 猫儿屎果
- 金牛七
- 小茅香
- 黄颡鱼涎
- 四大天王
- 宽叶独行菜
- 追风伞
- 蛤蚧
- 黑参
- 太平莓
- 蕨麻
- 苍蝇草
- 箭杆风
- 甘蔗
- 石青菜
- 金钮扣
- 野烟叶
- 岗梅根
- 酸不溜
- 煨姜
- 蛇接骨
- 白毛藤
- 紫金砂
- 赤火绳
- 海蛤壳
- 碎米柴
- 小红藤
- 野靛青
- 橘叶
- 南天竹根
- 白附子
- 大叶白纸扇
- 荭草
- 大将军
- 朱顶红
- 火焰子
- 胆南星
- 雪猪油
- 山白菊
- 鲟鱼
- 马骝卵
- 白降丹
- 水獭
- 救军粮叶
- 黄荆子
- 山麻黄
- 猴骨
- 美丽胡枝子
- 天青地白
- 黑沙蒿根
- 银丝杜仲
- 钓鱼竿
- 高山栲
- 金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