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肝
《中华本草》:狗肝
拼音注音
Gǒu Gān
别名
狗
英文名
Dog's liver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犬科动物狗的肝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.采收和储藏:宰杀后,剥皮,剖腹,取其肝脏,鲜用。
原形态
家狗,狗是家畜之一。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的狗,体格匀称。鼻吻部较长,眼呈卵圆形,两耳或坚或垂。四肢科研矫健,前肢5趾,后肢4趾。具爪,但爪不能伸缩。尾呈环形或镰刀形。狗为肉食性动物,因长期驯化的结果,已变为杂食性动物,其嗅觉与听觉都很灵敏,记忆力很强,奔跑迅速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狗的繁殖每年1-2次,仔数因品种而有所不同。一般2-3只,多至12只。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性味
味甘;苦;咸;性温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降逆气;止泻痢;祛风止痉。主脚气攻心;下痢腹痛;心风发狂;狂犬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外用:适量,捣涂。
注意
《中国动物药》:“曾有报道,炒食狗肝150g,即可引起中毒。主要中毒症状为剧烈头痛,厌食恶心,剧烈呕吐,头昏乏力;脸面皮肤鳞状脱屑。原因系狗肝富含维生素A所致。”
各家论述
《本草拾遗》:主脚气攻心,作生姜醋进之,当泄。先泄者勿服之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狗肝
拼音注音
Gǒu Gān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犬科动物狗的肝。
性味
《医林纂要》:"甘苦咸,温。"
功能主治
治脚气,下痢腹痛。
《本草拾遗》:"主脚气攻心,作生姜醋进之,当泄。先泄者勿服之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。
复方
①治下痢脐下切痛:狗肝一具,洗,细切,米一升,稀调煮粥,空腹点三两,合蒜吃,椒葱盐酱任性箸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
②治心风发狂:狗肝一具,硝石、黄丹各一钱半。上硝石、黄丹研匀,将狗肝批开,掺药在内,以麻缕缠缚,用水一升煮热,去麻,将肝药一顿细嚼,用煮肝药汁送下,不拘时侯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黄石散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苏木蓝
- 黄龙藤叶
- 香石藤
- 刺石榴
- 蒲桃根皮
- 软皮树
- 牛心果
- 金果榄
- 赤楠蒲桃叶
- 瓜子藤
- 车桑仔根
- 贯众
- 鲫鱼胆
- 山香果
- 白花蛇目睛
- 矮脚苦蒿
- 蓝叶棵
- 岩椒
- 龟胆汁
- 凉三七
- 锡生藤
- 高粱泡叶
- 青海马尾连
- 多刺绿绒蒿
- 牛齿
- 回回豆
- 蝈蝈
- 鸡冠草
- 隔山香
- 甘肃棘豆
- 藏丁香
- 葛蕈
- 短柄南蛇藤茎叶
- 鸡排骨草
- 海石鳖
- 炮弹果
- 羊皮
- 黄葛树
- 七叶一枝花
- 西藏花椒种子
- 鸭
- 绵马贯众
- 狭叶山胡椒
- 鸡子
- 狼尾巴花
- 山鸢尾花
- 四棱通
- 裂叶堇菜
- 大头茶果
- 猪鬃刚
- 唐古特青兰
- 粗叶木叶
- 鹅喉管
- 山吴萸果
- 豆叶参
- 高良姜
- 苍耳
- 盘龙参
- 砧草
- 竻苋菜
- 鼻血雷
- 石榴皮
- 镰萼虾脊兰
- 鼻烟
- 鸡脚参
- 湖北楤木
- 五色梅花
- 百合子
- 五味子
- 鸡骨草
- 牛背鹭
- 肺形草
- 布荆
- 蚕砂
- 过塘蛇
- 大黑药
- 鳖肉
- 龙头节肢蕨
- 姜黄草
- 荡皮参
- 心叶虎耳草
- 鹿皮
- 韭叶芸香草
- 黑骨头
- 玳瑁肉
- 红皮
- 铁苋
- 桂花子
- 吊兰
- 苞蔷薇根
- 梵天花
- 短柄菝葜
- 斑楮头红
- 鸲鹆
- 獭肝
- 柱果木榄叶
- 红敷地发
- 革耳
- 赤地榆
- 水茄冬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