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瓦韦
《中华本草》:大瓦韦
拼音注音
Dà Wǎ Wéi
别名
金星凤尾草、凤尾金星、岩巫散、观音旗、黄瓦韦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大瓦韦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sorus macrosphaerus(Bak.)Ching[Polypodium macrosphaerum Bak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25-65cm。根茎横生,密被卵形鳞片,钝头,全缘。叶远生;叶柄长5-15cm,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;叶片革质,披针形,长20-50cm,渐尖头,向基部渐变狭,楔形下延,有软骨质的狭边,干后反卷;叶脉较明显,侧脉隆起,网眼内藏小脉通常分枝;叶片背面疏生鳞片;孢子囊群大,椭圆形,通常近叶边着生,在两侧时边各成1行,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2300m的山地树干或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尿祛湿;止血。主暴赤火眼;翳膜遮睛;热淋;水肿;血崩;月经不调;疔疮痈毒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复方
其叶披针形而长,叶缘生有黄色孢子囊群如金星,故称金星凤尾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麦
- 打火草
- 单头紫菀根
- 葛仙米
- 荭草根
- 虎肚
- 东野菰
- 东风橘
- 鮧鱼涎
- 狗尾巴参
- 防风草
- 葫芦藓
- 藿香
- 大花列当
- 白鸡肫
- 银耳
- 白鹤藤
- 大马蹄蕨
- 大头狗
- 甘草梢
- 单花山竹子
- 光肺筋草
- 大羊角瓢
- 大腹皮
- 虾蟆肝
- 鸭舌鱼鳖
- 滇常山
- 野西瓜苗子
- 大萼鹿角藤
- 野黄麻
- 代代花枳壳
- 倒根蓼
- 狗肾
- 滴水珠
- 对马耳蕨
- 大头橐吾
- 大良姜
- 白钩藤
- 银丝杜仲
- 阴香皮
- 鱼寄生
- 虎膏
- 大透骨消
- 银线草根
- 白鹤藤根
- 大飞扬草
- 定经草
- 风藤草根
- 滇丁香
- 灯笼泡
- 虎掌草
- 假百合
- 东北溲疏
- 东风菜根
- 大板山蚤缀
- 银木荷皮
- 百两金
- 大昏鸡头
- 大桫椤
- 大粘药
- 虎骨胶
- 大过山龙
- 对马耳蕨根
- 大母猪藤
- 关白附
- 剪草
- 虎杖
- 广西美登木
- 银线草
- 东方蝾螈
- 狗舌草根
- 甘紫菜
- 鸭卵
- 大榆蘑
- 大烟锅草
- 滇鸡骨常山
- 野芝麻根
- 雀翘
- 东北鼢鼠
- 大黄树
- 杜松实
- 葛蕈
- 茴香
- 野荔枝
- 野葱
- 银毛委陵菜
- 大鹅儿肠
- 鱼翅
- 飞扬草
- 倒扎龙
- 光明盐
- 滇崖爬藤
- 光裸星虫
- 滇茵陈
- 滇车前
- 东北卫矛
- 狗爪樟
- 葛藟
- 滇杠柳
- 古山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