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> 健康  >  中药材大全   »  茄叶

茄叶

《中华本草》:茄叶

拼音注音
Qié Yè
英文名
Leaf of Garden Eggplant, Leaf of Eggplant
出处
出自《开宝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茄的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lanum melongena L.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,高60-100cm。茎直立、粗壮,上部分枝,绿色或紫色,无南海或有疏刺,全体被星状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4.5cm;叶片卵状椭圆形,长8-18cm,宽5-11cm,先端钝尖,基部不相等,叶缘常波状浅裂,表面暗绿色,两面具星状柔毛。能孕花单生,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;花萼钟形,顶端5裂,裂片披针形,具星状柔毛;花冠紫蓝色,直径约3cm,裂片三角形,长约1cm;雄蕊5,花丝短,着生于花冠喉部,花药黄色,分离,先端孔裂;雌蕊1,子房2室,花柱圆球形,柱头小。浆果长椭圆形、于形或长柱形,溶紫色、淡绿色或黄白色,光滑,基部有宿存萼。花期6-8月,花后结实。
性味
味甘;辛;性平
功能主治
散血消肿。主血淋;下血;血痢;肠风下血;痈肿;冻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6-9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浸洗;捣敷;或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开宝本草》:枯茎叶主冻脚疮,煮汤渍之良。
2.《本草纲目》:散血消肿。治血淋,下血,血痢,阴挺,齿NI,口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《*辞典》:茄叶

拼音注音
Qié Yè
出处
《开宝本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叶片
化学成分
叶含龙葵碱0.002~0.03%。全植物含胡芦巴碱、胆碱、腺嘌呤、咪唑乙胺、澳洲茄胺、龙葵碱、精氨酸葡萄糖甙、咖啡酸等。
药理作用
参见"茄子"条。
功能主治
治血淋,血痢,肠风下血,痈肿,冻伤。 ①《开宝本草》:"柿茎叶主冻脚疮,煮汤渍之良。" ②《纲目》:"散血消肿。治血淋,下血,血痢,阴挺,齿匿,口蕈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2~3钱。外用:煎水浸洗、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血淋疼痛:茄叶熏干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酒或盐汤下。来年者尤佳。(《经验良方》) ②治肠风下血:茄叶熏干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饮下。(《纲目》) ③治钩虫初感染:茄茎叶煎浓洗。(《陆川本草》) ④治背痈未溃:白茄叶捣烂,和黑醋煮敷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⑤治冻伤:茄秧二斤,辣椒秧一斤。上药放铁锅内水熬五小时,取三次滤液合并浓缩成膏,涂患处;或将膏溶于水中熏洗,每日一次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临床应用
用于乳癌溃烂创面:取紫花茄鲜叶晒干或烘干,研细末,过筛装瓶高压消毒备用。用时将药粉撒在癌的溃烂面上,覆盖2层消毒纱布。每天用药1~2次。换药时可用淡茶水或生理盐水洗去刨面污物,再行上药。上药时须将药粉撒于腐肉最多的创面,不可撒在新鲜肉芽或正常皮肤粘膜上,以免引起湿疹及皮炎。当恶臭已除、渗液停止、创口腐肉脱落或清除干净,即停止上药,否则易使创面扩大,发生疼痛及充血水肿。临床用于不同类型乳癌溃烂患者50例,病史最长3年,最短1个月;溃烂范围最大10x15厘米,最小2x2厘米;全部有恶臭流脓血水;半数以上有疼痛、发烧及恶液质。上药后均见效果,最快15分钟,最慢1天。一般先恶臭逐惭捎除,脓血性渗出液减少,随后疼痛减轻,绿色腐肉逐渐清除脱落,创面充血水肿改善,创口相对缩小,病人全身症状随之好转。但本药对乳癌溃烂恶臭无根治作用,仍须配合其它治癌方法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