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伸筋草
《中华本草》:大伸筋草
拼音注音
Dà Shēn Jīn Cǎo
别名
马尾千金草、鹿角草、青蛇勒公、裤带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杉科植物龙骨马尾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egmariurus carinatus(Desv.)Ching[Lycopodium carinatum Desv.;L.acrostachum Wal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去净泥土、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茎柔软下垂,附生,长20-77cm,多回二叉分枝。叶螺旋状排列,直立,密覆枝上,披针形,长5-8mm,宽约2.5mm,先端渐尖略内弯,全缘,基部楔形,光滑;中脉不明显。孢子囊穗细长,直径2.5mm,或更阔;孢子叶卵形,长约为4mm,基部宽楔形,先端渐尖,质硬,稍贴生,宽度大于营养叶;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,圆肾形,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密林树干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含石松生物碱(lycopodium alkaloids)及萜类(terpenoids)。
性味
微苦;温;小毒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舒筋活络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高良姜
- 当归
- 大叶菜
- 大叶黄杨
- 大青盐
- 大山芝麻
- 大叶地耳根
- 大叶胡枝子
- 大理木香
- 大青草
- 大散血
- 冬瓜藤
- 冬里麻根
- 冬青子
- 单头紫菀根
- 单条草
- 吊兰
- 地八角
- 地核桃
- 长刺卫矛
- 大黑头草
- 小盘木
- 大果巴戟
- 大果琉璃草
- 大理菊
- 对虾
- 大麻叶佩兰
- 小九节铃
- 大唇香科科
- 对叶豆
- 大花美人蕉
- 大葫芦
- 多花野牡丹
- 大叶云实
- 大蕉皮
- 对节树根
- 打米花
- 大泡通叶
- 多蒴曲尾藓
- 对叶散花
- 杜仲叶
- 大毛桐子根
- 大荃麻
- 多苞糙苏
- 地毡草
- 大叶狼豆柴叶
- 对叶油麻根
- 大铁扫把
- 大九节铃
- 戴胜
- 大果卫矛
- 大风子油
- 大乌泡
- 对叶四块瓦
- 大昏头鸡
- 大画眉草
- 断肠草
- 大绿藤
- 大蛇药
- 对叶草
- 回心草
- 大半边旗
- 对叶林根
- 大苞甲跖草
- 倒吊笔叶
- 单叶铁线莲
- 吊竹梅
- 地锦槭
- 多穗石柯茎
- 多脉鹅耳枥
- 大苞芹
- 大叶花椒茎叶
- 带刺马鞭
- 当归藤
- 大皮消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大叶楠
- 弹裂碎米荠
- 大团囊虫草
- 大芒萁
- 大金刀
- 大狗尾草
- 大籽蒿
- 多花胡枝子
- 大麻漆
- 定心散
- 多足蕨
- 大白杜鹃
- 大人血七
- 大种半边莲
- 大种鹅儿肠
- 打碗花
- 杜仲
- 大夜关门
- 大戟
- 大脖子药
- 倒挂草
- 倒生莲
- 倒触伞
- 倒赤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