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苦溜溜
《*辞典》:大苦溜溜
拼音注音
Dà Kǔ Liū Liū
别名
螺旋茄、百两金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苦凉菜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帕笠(傣名)。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。夏、秋采集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亚灌木。茎直立,绿色,圆形,嫩枝略有棱,具白色皮孔。单叶互生,有时两叶对生于枝的同侧,椭圆形,长5~18厘米,宽2.5~8厘米,先端短尖,全缘,基部渐狭下延成叶柄,叶柄长0.5~1厘米。聚伞花序生于枝杆上,有时和叶对生;花白色。花柄长约1厘米,萼长约2.5毫米,5浅裂,花冠简短,裂片5,长卵状披针形;雄蕊5;子房2室。浆果球形,3~4毫米,成熟时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村旁、路边、山谷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富含生物碱。根皮及木质部都有糖甙、生物碱。
性味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根:利尿;叶:止咳。"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清热解毒,利湿健胃。治热浊腹泻,赤痢,小便结痛,疟疾,感冒发烧,喉痛,疮疡肿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膀胱炎:大苦溜溜、车前草煎水服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钉耙七
- 钩石斛
- 四大天王
- 东风橘根
- 牛金子
- 荠苨
- 绵参
- 鸡子黄
- 过山风
- 功劳叶
- 鸡子
- 满天飞
- 球花马蓝
- 毛叶石楠
- 黄花蒿
- 千斤拔
- 蝗虫
- 金猫头
- 百部
- 花椒叶
- 小花鸢尾
- 大巢菜
- 蛇疙瘩
- 茱苓草
- 薄荷素油
- 大叶青木香
- 水麻tiao
- 过墙风
- 双飞蝴蝶
- 胆南星
- 瓜蒌子
- 狗核树
- 倒爪草
- 飞燕草
- 龙齿
- 土半夏
- 十两叶
- 米露
- 金钟花
- 荠菜花
- 蚶
- 湖北贝母
- 异木患
- 海柳
- 酸水草
- 红帽顶
- 红叶藤
- 石蜈蚣
- 海芋
- 唢呐花
- 寒莓
- 地刷子
- 节节草
- 露蜂房
- 野靛青
- 铁草鞋
- 黄荆子
- 九龙藤
- 柞蚕蛹
- 美人蕉
- 菜豆树
- 三月泡
- 泥胡菜
- 蛇王藤
- 榕树叶
- 越西川木香
- 虫牙药
- 苦檀子
- 滴水珠
- 骆驼黄
- 蛤蟆草
- 竹林消
- 使君子根
- 白龙头
- 石青菜
- 单根木
- 高粱泡
- 奶浆参
- 消石
- 兔头骨
- 回心草
- 崖棕根
- 红花岩黄芪
- 水蛭
- 栗毛球
- 破牛膝
- 玳瑁
- 结香花
- 红娘子
- 川滇桤木
- 假菠萝
- 红叶木姜子根
- 虎皮草
- 牛胞衣
- 鸡屎白
- 蝌蚪
- 黄颡鱼涎
- 带刺马鞭
- 海金沙
- 干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