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苦溜溜
《*辞典》:大苦溜溜
拼音注音
Dà Kǔ Liū Liū
别名
螺旋茄、百两金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苦凉菜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帕笠(傣名)。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。夏、秋采集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亚灌木。茎直立,绿色,圆形,嫩枝略有棱,具白色皮孔。单叶互生,有时两叶对生于枝的同侧,椭圆形,长5~18厘米,宽2.5~8厘米,先端短尖,全缘,基部渐狭下延成叶柄,叶柄长0.5~1厘米。聚伞花序生于枝杆上,有时和叶对生;花白色。花柄长约1厘米,萼长约2.5毫米,5浅裂,花冠简短,裂片5,长卵状披针形;雄蕊5;子房2室。浆果球形,3~4毫米,成熟时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村旁、路边、山谷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富含生物碱。根皮及木质部都有糖甙、生物碱。
性味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根:利尿;叶:止咳。"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清热解毒,利湿健胃。治热浊腹泻,赤痢,小便结痛,疟疾,感冒发烧,喉痛,疮疡肿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膀胱炎:大苦溜溜、车前草煎水服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丁香根
- 百灵草
- 虎杖香蕈
- 大鱼鳅串
- 大麻疙瘩
- 雨蛙
- 防风
- 滇高良姜
- 岗松根
- 大红青菜
- 野菱根
- 大花石上莲
- 仙人掌
- 罗汉果叶
- 狗毛
- 大山豆
- 大花细辛
- 野鸡头
- 大金钱草
- 大飞天蜈蚣
- 阳桃根
- 对节叶
- 辐射石豆兰
- 冬里麻根
- 胡黄连
- 大瓦韦
- 白蜡树叶
- 大麦
- 打火草
- 单头紫菀根
- 葛仙米
- 荭草根
- 虎肚
- 东野菰
- 东风橘
- 鮧鱼涎
- 狗尾巴参
- 防风草
- 葫芦藓
- 藿香
- 大花列当
- 白鸡肫
- 银耳
- 白鹤藤
- 大马蹄蕨
- 大头狗
- 甘草梢
- 单花山竹子
- 光肺筋草
- 大羊角瓢
- 大腹皮
- 虾蟆肝
- 鸭舌鱼鳖
- 滇常山
- 野西瓜苗子
- 大萼鹿角藤
- 野黄麻
- 代代花枳壳
- 倒根蓼
- 狗肾
- 滴水珠
- 对马耳蕨
- 大头橐吾
- 大良姜
- 白钩藤
- 银丝杜仲
- 阴香皮
- 鱼寄生
- 虎膏
- 大透骨消
- 银线草根
- 白鹤藤根
- 大飞扬草
- 定经草
- 风藤草根
- 滇丁香
- 灯笼泡
- 虎掌草
- 假百合
- 东北溲疏
- 东风菜根
- 大板山蚤缀
- 银木荷皮
- 百两金
- 大昏鸡头
- 大桫椤
- 大粘药
- 虎骨胶
- 大过山龙
- 对马耳蕨根
- 大母猪藤
- 关白附
- 剪草
- 虎杖
- 广西美登木
- 银线草
- 东方蝾螈
- 狗舌草根
- 甘紫菜
- 鸭卵